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癌残留的临床病理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376例ESCC患者中37例切缘癌残留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肿瘤最长径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分组之间切缘癌残留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随着肿瘤最长径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显著升高(X2=4.520及11.855,P<0.05),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程度其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CC的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都是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在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切缘癌残留;临床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A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作为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外科手术仍然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1]。食管癌切除术后切缘癌残留是影响患者生存期与预后的一个关键因素,有报道显示食管癌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为8.0%-21.6%[2-4]。本文通过对376例ESCC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其中37例切缘癌残留患者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取与资料 选取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胸外科与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的376例E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后均在病理科进行常规石蜡切片检查,并详细记录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最长径、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切缘癌残留。按照2009年(AJCC/UICC)制定的TNM分期标准进行食管癌TN分期,肿瘤最长径为术后病理大体标本实际测量的长度(cm)。
1.3 统计学方法 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为切缘癌残留例数/总例数,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肿瘤最长径、有无淋巴结转移(N)分组之间切缘癌残留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定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一般特征 选取的376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264例,女性患者112例,男女性别比为2.36:1,中位年龄为61岁(39-74岁)。ESCC以中分化者较多(50.8%),T分期中T3分期最多(44.4%),T2分期次之(41.3%)。中位肿瘤最长径为3cm(0.8-8.5)cm,按照最长径<3cm、≥3cm可分为两组。376例患者淋巴结总转移度为13.5%(267/1982),淋巴结转移阴性者大于阳性者。376例ESCC术后经病理证实切缘癌残留者37例,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为9.8%。
2.2 ESCC临床病理特征与切缘癌残留的关系 对376例ESCC临床病理特征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进行分析,随着肿瘤最长径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显著升高(x2=4.520及11.855,P<0.05),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程度其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Tis期17例原位癌ESCC均无切缘癌残留,因此未列入表中详情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手术切除为ESCC首选治疗手段,而ESCC切除术后切缘癌残留会引起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食管癌有沿食管黏膜下直接浸润的特性,更易沿黏膜下淋巴管扩散穿过肌层进入淋巴结[5]。因此在根治术中,食管近端切除长度必须有一定范围,一般认为至少在5cm以上,远端应将食管全部切除[6]。有报道[7]显示,食管癌切缘无癌者5年生存率为26.6%,切缘癌残留者5年生存率为13.6%,因此切缘癌残留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因素。肿瘤最长径增加会导致切缘癌残留发生率增加,但是如果为加大切缘与肿瘤间的距离而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又会增加手术的难度与风险,并且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需要进行术中切缘冰冻切片检查,遵循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组织和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组织的原则调整手术切除范围,从而降低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淋巴结转移是ESCC的独立预后因素,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也密切相关。但是术前确定淋巴结转移是非常困难的,可结合术前超声内镜(EUS)检查显示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以便更加准确地判断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和TN分期,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手术范围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肿瘤最长径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程度其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8,9],这可能与样本量的大小和选取有关。但是本组数据仍可看出,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和浸润深度(T分期)的增加,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还是不断增高的。这些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与确切性还有待于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Fabian T,Martin JT,McKelvey AA,et al.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a teaching hospital's first year experience[J].Dis Esophagus,2008,21(3):220-225.
[2] Lin XS,Wu X,Chen BT,et al.Significance of residual tumor at the esophageal stump after resection[J].Semin Surg Oncol,1998,2(4):257-262.
[3] Mori S.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 with reference to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Nippon Geka Gakkai Zasshi,1997,8(8):700-705.
, 百拇医药
[4] Mariette C,Fabre S,Balon JM,et al.Factors predictive of complete resection of operable esophageal cancer: review of 746 patients[J].Gastroenterol Clin Biol,2002,26(5):454-462.
[5] 张铁流,周海鹏,严树柏,等.食管癌的切除长度的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1995,22:14-16.
[6] 马国伟,戎铁华,吴秋良,等.食管癌手术适宜切除长度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3,25(5):472-474.
[7] 王延明,臧玉林,张国平,等.食管癌切除术后切缘癌阳性的相关因素[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9,15(4):240-241.
[8] 周林太. 食管癌切除术后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9):150-151., http://www.100md.com(张晓娟 石劲松 张玲染 徐小溪 侯素平)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切缘癌残留;临床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A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作为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外科手术仍然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1]。食管癌切除术后切缘癌残留是影响患者生存期与预后的一个关键因素,有报道显示食管癌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为8.0%-21.6%[2-4]。本文通过对376例ESCC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其中37例切缘癌残留患者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取与资料 选取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胸外科与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的376例E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后均在病理科进行常规石蜡切片检查,并详细记录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最长径、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切缘癌残留。按照2009年(AJCC/UICC)制定的TNM分期标准进行食管癌TN分期,肿瘤最长径为术后病理大体标本实际测量的长度(cm)。
1.3 统计学方法 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为切缘癌残留例数/总例数,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肿瘤最长径、有无淋巴结转移(N)分组之间切缘癌残留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定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一般特征 选取的376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264例,女性患者112例,男女性别比为2.36:1,中位年龄为61岁(39-74岁)。ESCC以中分化者较多(50.8%),T分期中T3分期最多(44.4%),T2分期次之(41.3%)。中位肿瘤最长径为3cm(0.8-8.5)cm,按照最长径<3cm、≥3cm可分为两组。376例患者淋巴结总转移度为13.5%(267/1982),淋巴结转移阴性者大于阳性者。376例ESCC术后经病理证实切缘癌残留者37例,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为9.8%。
2.2 ESCC临床病理特征与切缘癌残留的关系 对376例ESCC临床病理特征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进行分析,随着肿瘤最长径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显著升高(x2=4.520及11.855,P<0.05),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程度其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Tis期17例原位癌ESCC均无切缘癌残留,因此未列入表中详情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手术切除为ESCC首选治疗手段,而ESCC切除术后切缘癌残留会引起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食管癌有沿食管黏膜下直接浸润的特性,更易沿黏膜下淋巴管扩散穿过肌层进入淋巴结[5]。因此在根治术中,食管近端切除长度必须有一定范围,一般认为至少在5cm以上,远端应将食管全部切除[6]。有报道[7]显示,食管癌切缘无癌者5年生存率为26.6%,切缘癌残留者5年生存率为13.6%,因此切缘癌残留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因素。肿瘤最长径增加会导致切缘癌残留发生率增加,但是如果为加大切缘与肿瘤间的距离而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又会增加手术的难度与风险,并且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需要进行术中切缘冰冻切片检查,遵循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组织和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组织的原则调整手术切除范围,从而降低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淋巴结转移是ESCC的独立预后因素,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也密切相关。但是术前确定淋巴结转移是非常困难的,可结合术前超声内镜(EUS)检查显示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以便更加准确地判断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和TN分期,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手术范围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肿瘤最长径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程度其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8,9],这可能与样本量的大小和选取有关。但是本组数据仍可看出,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和浸润深度(T分期)的增加,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还是不断增高的。这些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与确切性还有待于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Fabian T,Martin JT,McKelvey AA,et al.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a teaching hospital's first year experience[J].Dis Esophagus,2008,21(3):220-225.
[2] Lin XS,Wu X,Chen BT,et al.Significance of residual tumor at the esophageal stump after resection[J].Semin Surg Oncol,1998,2(4):257-262.
[3] Mori S.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 with reference to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Nippon Geka Gakkai Zasshi,1997,8(8):700-705.
, 百拇医药
[4] Mariette C,Fabre S,Balon JM,et al.Factors predictive of complete resection of operable esophageal cancer: review of 746 patients[J].Gastroenterol Clin Biol,2002,26(5):454-462.
[5] 张铁流,周海鹏,严树柏,等.食管癌的切除长度的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1995,22:14-16.
[6] 马国伟,戎铁华,吴秋良,等.食管癌手术适宜切除长度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3,25(5):472-474.
[7] 王延明,臧玉林,张国平,等.食管癌切除术后切缘癌阳性的相关因素[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9,15(4):240-241.
[8] 周林太. 食管癌切除术后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9):150-151., http://www.100md.com(张晓娟 石劲松 张玲染 徐小溪 侯素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肿瘤 > 鳞状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