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融合与发展
当前,中国的全科医学主要是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模式。让全科医学本土化,使其能充分适应我国社区的特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医是中国古老而独有的卫生资源,它是全科医学在中国社区的天然盟友,它与全科医学的融合与发展,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建立起中医药与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充分融合、有效运作的新模式,使中医药在社区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与潜能,并使之与社区卫生服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摆在所有致力于中医药服务社区工作的人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我们尝试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为社区中医药服务的深入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1中医全科是临床二级学科
为了顺应全科医学的发展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中医全科作为一门新的临床二级学科宣告诞生。中医全科决不应是中医学与全科医学的简单叠加,而应是两者的充分融合、碰撞与提升。培养中医全科人才决不是要培养以前的走方郎中、赤脚医生,或是仅停留在中西医结合通科的基础上,而是要培养能将中医精华与全科医学理论融会贯通的新型社区中医药人才。因而,中医全科在继承中医精华的同时必须积极顺应当前全科医学的发展,不应只是中医内、外、妇、儿、针、推、伤各科内容的简单堆积,而应体现出全科医学的理念、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与需求,并突出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养生保健、心理调适、慢性病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的优势与潜力。
, 百拇医药
2找准结合点,以点带面,积极融入“六位一体”
中医药服务社区决不能“单打独斗”,而应找准中医药的优势与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合点,积极主动地融入、渗透到“六位一体”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有意识地锁定一些能够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与特长的切入点,将中医传统理论与全科理念进行结合与互补。充分发挥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饮食调适、运动疗法、精神疗法、慢性病康复等方面的优势与作用,探索中医药在六位一体工作各方面的有效介入形式。
2.1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
2.1.1指导临床医疗辨证论治的实质是强调针对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与全科医学提供个体性服务的原则是相同的[1]。在社区医疗工作中将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开阔临床诊疗思路,更有助于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尤其对社区居民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妇科病等更具优势。
, 百拇医药
2.1.2处理亚健康问题社区中的一些健康问题,如疲乏无力、精神不振、胃口不佳等,往往只是自觉不适,却又达不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和程度,但确实对当事人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面对这类有症状却暂无疾病的亚健康状态,西医可能无从下手,中医却可通过“辨证论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疾病遏制在萌芽状态。
2.2发挥防治手段丰富的优势
中医药多样化的防治手段可以为社区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选择。采用中医综合性防治手段对于社区常见慢性病控制的效用也十分明显。而某些疾病虽可有一个明确的西医诊断,但其治疗手段与有效性(尤其是非手术治疗)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中医药却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患者与社区医生选择,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2.3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工作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仍以医疗服务为主,普遍存在“重医轻防”的现象,而中医历来注重预防,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与有效的预防手段,可以弥补现代医学之不足。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与全科医学的三级预防相呼应,前者体现了中医预防、保健等内容,后者则能有效地指导医疗、康复活动[2]。又如“先安未受邪之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都是中医预防思想的体现。可以尝试运用中医预防理念与手段,介入目前社区高危人群管理、慢性病康复与管理、乐龄助医等实际工作中去。
, 百拇医药
2.4中医药有效介入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也是目前“六位一体”工作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中医师则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各种有效的中医药康复手段,并制定中医特色的运动方案、饮食方案等,运用中医知识指导患者康复期的禁忌,以此为患者提供更多良好的康复资源。
3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
中医技术简、便、廉、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有广阔的用武之地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某些适宜技术的应用虽较为广泛,但标准不够合理,如针灸、火罐等收费较低;许多方便宜行的中医适宜技术没有收费标准,如刮痧、耳穴等,这就难以很好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并对这些适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造成障碍。此外,针灸器械、火罐等用具消毒不够规范、相关管理质控工作制度不够完善、适宜技术操作标准不够统一等也是制约因素。
, 百拇医药 4大力加强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人员队伍老化,整体学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受到待遇较低、中医社会认知度不够、发展环境不够理想等因素的制约,年轻中医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人才是开展工作的基石,目前的中医师培养是按照中西医结合通科医生的模式进行的,这为他们进一步接受与完成中医全科医生的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议借鉴目前西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尽快开展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另一方面,应积极加强继续教育,为社区中医师创造进一步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社区中医药人员的总体水平。加强二、三级医院中医科及中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交流与联系。中医向来十分注重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加强与上级医院专家的交流指导,可帮助弥补实践经验的欠缺,有效提高社区中医师素质。可请上级医院中医专家定期下社区指导工作、开展讲座、并指导中医科研工作,这也有利于上级医院医生对社区卫生工作的了解。同时积极选送社区中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实行名老中医与优秀社区中医师结对指导等措施。此外,对于社区西医师、全科医师、防保人员等也应分层次开展中医培训,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 http://www.100md.com
5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居民的医疗保健知识是决定其选择医疗服务的主要依据,加强中医科普知识的宣传,使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对培育和拓展中医医疗市场十分必要 [3]。应加大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力度,宣传中医适应证,提高居民对中医的认知度与认同感,改变目前社区居民中存在的“中医只是调理、看慢性病、西医看不好才找中医试试”等片面印象,从而提高中医药服务需求,为社区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拓展市场。
此外,应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普及诸如食疗药膳、起居调适、疾病禁忌、养生保健、中医锻炼方法等中医药知识,提高居民自我管理的能力。运用中医药理论来进行健康教育,要比药物和手术治疗手段更方便、简单、经济,是目前任何高精尖领域医疗技术所不能代替的[4]。
6中医药服务进社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
, 百拇医药
6.1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现在正大力推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加强了二、三级医院中医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交流与指导。但目前推广的内容绝大多数仍以治疗为主,社区卫生服务正向预防为主、六位一体模式转变,推广工作也有必要适应社区的需求,尝试推广一些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内容。在加强上级医院专家指导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科研力量、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些相关方面成熟的方案也进行一些交流与推广。
6.2健康档案中中医内容的体现
把“望、闻、问、切”等中医药内容融入居民健康档案,出发点良好,但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制定统一规范,建立与目前1+8X居民健康档案相配套的中医健康档案。目前大部分社区健康档案的动态利用与管理情况仍不尽完善,要将中医药内容在健康档案中体现,仅靠书面的方式远远无法满足动态管理的需求,这项工作的开展也只能流于形式。因此,相关配套软件的开发与完善非常必要。此外,由于中医健康档案的专业性决定其必须是中医医师方能进行规范正确的填写,这就无法也没有必要为所有居民建立中医档案,根据需要与实用性的考虑,可由门诊及家床的中医师为接受中医药服务的人群建立中医健康档案。
, 百拇医药
中医药是全科医学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强有力的融合剂与催化剂。通过对中医药的充分利用,可以使之与社区卫生服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我们面临的就是如何让其与社区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同时也让古老的中医药在社区体现出更强的生命力与活力。
7参考文献
[1]纪桂茹.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 (1) :37-38
[2]冯仙荣.社区医疗与中医特色[J].实用全科医学,2007,5(8):726.
[3]老膺荣,朱泉.论中医知识普及与医疗市场培育及中医药学发展的关系[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4):78-80.
[4]张敏,陆庆荣,韩礼超,等.用中医药理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02,5(9):732.
(收稿日期:2007-11-12), 百拇医药(徐剑文)
建立起中医药与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充分融合、有效运作的新模式,使中医药在社区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与潜能,并使之与社区卫生服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摆在所有致力于中医药服务社区工作的人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我们尝试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为社区中医药服务的深入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1中医全科是临床二级学科
为了顺应全科医学的发展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中医全科作为一门新的临床二级学科宣告诞生。中医全科决不应是中医学与全科医学的简单叠加,而应是两者的充分融合、碰撞与提升。培养中医全科人才决不是要培养以前的走方郎中、赤脚医生,或是仅停留在中西医结合通科的基础上,而是要培养能将中医精华与全科医学理论融会贯通的新型社区中医药人才。因而,中医全科在继承中医精华的同时必须积极顺应当前全科医学的发展,不应只是中医内、外、妇、儿、针、推、伤各科内容的简单堆积,而应体现出全科医学的理念、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与需求,并突出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养生保健、心理调适、慢性病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的优势与潜力。
, 百拇医药
2找准结合点,以点带面,积极融入“六位一体”
中医药服务社区决不能“单打独斗”,而应找准中医药的优势与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合点,积极主动地融入、渗透到“六位一体”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有意识地锁定一些能够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与特长的切入点,将中医传统理论与全科理念进行结合与互补。充分发挥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饮食调适、运动疗法、精神疗法、慢性病康复等方面的优势与作用,探索中医药在六位一体工作各方面的有效介入形式。
2.1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
2.1.1指导临床医疗辨证论治的实质是强调针对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与全科医学提供个体性服务的原则是相同的[1]。在社区医疗工作中将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开阔临床诊疗思路,更有助于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尤其对社区居民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妇科病等更具优势。
, 百拇医药
2.1.2处理亚健康问题社区中的一些健康问题,如疲乏无力、精神不振、胃口不佳等,往往只是自觉不适,却又达不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和程度,但确实对当事人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面对这类有症状却暂无疾病的亚健康状态,西医可能无从下手,中医却可通过“辨证论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疾病遏制在萌芽状态。
2.2发挥防治手段丰富的优势
中医药多样化的防治手段可以为社区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选择。采用中医综合性防治手段对于社区常见慢性病控制的效用也十分明显。而某些疾病虽可有一个明确的西医诊断,但其治疗手段与有效性(尤其是非手术治疗)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中医药却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患者与社区医生选择,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2.3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工作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仍以医疗服务为主,普遍存在“重医轻防”的现象,而中医历来注重预防,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与有效的预防手段,可以弥补现代医学之不足。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与全科医学的三级预防相呼应,前者体现了中医预防、保健等内容,后者则能有效地指导医疗、康复活动[2]。又如“先安未受邪之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都是中医预防思想的体现。可以尝试运用中医预防理念与手段,介入目前社区高危人群管理、慢性病康复与管理、乐龄助医等实际工作中去。
, 百拇医药
2.4中医药有效介入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也是目前“六位一体”工作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中医师则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各种有效的中医药康复手段,并制定中医特色的运动方案、饮食方案等,运用中医知识指导患者康复期的禁忌,以此为患者提供更多良好的康复资源。
3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
中医技术简、便、廉、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有广阔的用武之地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某些适宜技术的应用虽较为广泛,但标准不够合理,如针灸、火罐等收费较低;许多方便宜行的中医适宜技术没有收费标准,如刮痧、耳穴等,这就难以很好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并对这些适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造成障碍。此外,针灸器械、火罐等用具消毒不够规范、相关管理质控工作制度不够完善、适宜技术操作标准不够统一等也是制约因素。
, 百拇医药 4大力加强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人员队伍老化,整体学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受到待遇较低、中医社会认知度不够、发展环境不够理想等因素的制约,年轻中医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人才是开展工作的基石,目前的中医师培养是按照中西医结合通科医生的模式进行的,这为他们进一步接受与完成中医全科医生的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议借鉴目前西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尽快开展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另一方面,应积极加强继续教育,为社区中医师创造进一步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社区中医药人员的总体水平。加强二、三级医院中医科及中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交流与联系。中医向来十分注重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加强与上级医院专家的交流指导,可帮助弥补实践经验的欠缺,有效提高社区中医师素质。可请上级医院中医专家定期下社区指导工作、开展讲座、并指导中医科研工作,这也有利于上级医院医生对社区卫生工作的了解。同时积极选送社区中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实行名老中医与优秀社区中医师结对指导等措施。此外,对于社区西医师、全科医师、防保人员等也应分层次开展中医培训,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 http://www.100md.com
5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居民的医疗保健知识是决定其选择医疗服务的主要依据,加强中医科普知识的宣传,使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对培育和拓展中医医疗市场十分必要 [3]。应加大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力度,宣传中医适应证,提高居民对中医的认知度与认同感,改变目前社区居民中存在的“中医只是调理、看慢性病、西医看不好才找中医试试”等片面印象,从而提高中医药服务需求,为社区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拓展市场。
此外,应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普及诸如食疗药膳、起居调适、疾病禁忌、养生保健、中医锻炼方法等中医药知识,提高居民自我管理的能力。运用中医药理论来进行健康教育,要比药物和手术治疗手段更方便、简单、经济,是目前任何高精尖领域医疗技术所不能代替的[4]。
6中医药服务进社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
, 百拇医药
6.1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现在正大力推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加强了二、三级医院中医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交流与指导。但目前推广的内容绝大多数仍以治疗为主,社区卫生服务正向预防为主、六位一体模式转变,推广工作也有必要适应社区的需求,尝试推广一些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内容。在加强上级医院专家指导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科研力量、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些相关方面成熟的方案也进行一些交流与推广。
6.2健康档案中中医内容的体现
把“望、闻、问、切”等中医药内容融入居民健康档案,出发点良好,但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制定统一规范,建立与目前1+8X居民健康档案相配套的中医健康档案。目前大部分社区健康档案的动态利用与管理情况仍不尽完善,要将中医药内容在健康档案中体现,仅靠书面的方式远远无法满足动态管理的需求,这项工作的开展也只能流于形式。因此,相关配套软件的开发与完善非常必要。此外,由于中医健康档案的专业性决定其必须是中医医师方能进行规范正确的填写,这就无法也没有必要为所有居民建立中医档案,根据需要与实用性的考虑,可由门诊及家床的中医师为接受中医药服务的人群建立中医健康档案。
, 百拇医药
中医药是全科医学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强有力的融合剂与催化剂。通过对中医药的充分利用,可以使之与社区卫生服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我们面临的就是如何让其与社区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同时也让古老的中医药在社区体现出更强的生命力与活力。
7参考文献
[1]纪桂茹.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 (1) :37-38
[2]冯仙荣.社区医疗与中医特色[J].实用全科医学,2007,5(8):726.
[3]老膺荣,朱泉.论中医知识普及与医疗市场培育及中医药学发展的关系[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4):78-80.
[4]张敏,陆庆荣,韩礼超,等.用中医药理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02,5(9):732.
(收稿日期:2007-11-12), 百拇医药(徐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