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26例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KD的心脏损害已成为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获得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防止KD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和发展,常常成为临床医生面对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现将我院儿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住院的26例KD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6例川崎病患儿中,男15例,女11例;发病年龄3个月至11岁,平均2.5岁;6个月至3岁20例(77%),>3岁6例(23%)。
1.2诊断标准
采用日本川崎病研究会1984年修订的诊断标准,在下述6项主要临床症状中至少满足5项:① 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 d或更久;② 双侧结膜充血;③ 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④ 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⑤ 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⑥ 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直径达1.5 cm或更大。但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4项主要症状阳性即可确诊。
, 百拇医药
1.3临床表现
2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均符合此病诊断标准(表1)。另外还有心包积液2例,腹泻、呕吐5例,咳嗽3例和无菌性白细胞尿1例。
1.4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10×109/L ~20×109/L)26例(100%),中性粒细胞增高20例(77%),血小板计数增高(350×109/L ~920×109/L)26例(100%),血沉增高(43~110 mm/h)25例(96%),C反应蛋白阳性25例(96%),心肌酶升高3例(1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 IU/L 2例(8%)。
1.5功能检查
心电图(ECG):窦性心动过速26例(100%), ST轻度改变3例(12%),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扩张3例(其中双侧冠状动脉扩张1例),胸部X线平片:支气管炎3例(12%)。
, 百拇医药
1.6治疗及转归
所有病例使用丙种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治疗,16例为IVIG 2 g/kg静脉一次输入,6例1 g/(kg•d)共2次,4例1 g/(kg•d)1次。阿司匹林30 mg/(kg•d),分3~4次口服,热退后改为5 mg/(kg•d)顿服维持,冠状动脉扩张病例长期服用至冠状动脉扩张恢复正常;无冠状动脉扩张一般维持用6周左右。除1例IVIG 2 g/kg一次输入,体温次日下降后随即反弹维持在38.5℃左右5 d外,余病例均于次日体温降至正常并稳定。1例合并双侧冠状动脉扩张,用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后恢复正常。
1.7诊断情况
26例KD患儿首诊为KD者 19例(73%),其中符合诊断标准5项者5例,符合4项者10例,符合3项者4例。误诊7例,其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4例,风湿热1例,胃肠炎2例。热程5 d内诊断12例,全部病例均在10 d内诊断。
, 百拇医药
2讨论
KD病因尚未明确,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易累及冠状动脉。KD临床表现较复杂,具有特征性的体征出现较晚,又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给早期诊断造成困难。本组首诊73%的KD病例得以诊断,可能与近几年我们对KD的认识和警惕性不断提高有关。KD早期与一般发热性疾病相似,特征性的体征常常先后出现或出现较晚,一些病例呈不典型表现。我们的体会是:① 把KD列入小儿发热的鉴别诊断常规,凡遇到小儿不明原因的发热,特别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警惕KD的可能。② 小儿不明原因的发热,一旦出现皮疹,颈或颌下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肢端硬肿或脱皮,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干裂及杨梅舌的一项或多项即可考虑可能或诊断。肛门周围脱皮虽然未列入KD的主要诊断依据,但发生率高、出现时间较早,对提示诊断有意义,值得深入研究。本组肛周脱皮的发生率为92%,超过肢端硬肿或脱皮,眼结膜充血等。③ 注意除外猩红热、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等其他疾病。④ 充分考虑年龄因素。⑤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C反应蛋白的变化出现早有助于早期诊断,而血小板的变化出现较晚。⑥ 一旦考虑到KD应及时进行心脏的超声检查。
, 百拇医药
本组初步诊断KD时,符合诊断标准5项者仅占19%,以后特征性的体征才陆续出现,这表明诊断标准存在敏感性低的问题。目前,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防止冠脉损害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认识,临床实践中,既要强调诊断标准的必要性,避免KD诊断的扩大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又要综合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一旦确诊KD即应尽早确诊有无心脏受累,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KD是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并对患儿的远期生存质量发生影响[1]。作为基层医院要重视提高超声心动图技能,动态跟踪随访。早期使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改善疾病的发展,尤其对心脏病变的改善有利。本组资料提示,不同的丙种球蛋白使用方法均可使体温次日即下降至正常,未提示明显的差异,但有关资料显示[2],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中,IVIG 2 g/kg用1 d与IVIG 1 g/kg用2 d比较,其疗效均理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VIG 1 g/kg对小儿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影响较小,因此2 d疗法更优于1 d疗法。本组有1例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体温反弹,之后体温渐恢复正常,原因不清,但需注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高危因素的监测,贫血、高血小板、低白蛋白血症等为高危因素[3]。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提示川崎病预后较好。
3参考文献
[1]谭江宁.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治疗进度[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2):113-115.
[2]余洽超,谭海松,戚发强,等,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三种疗法评估[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006, 29(2):3-4.
[3]邢艳林,王金元,于宪一,等,对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高危因素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4, 11(4): 243-244., 百拇医药(袁小明 樊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