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预防医学》 > 2008年第7期
编号:11672500
一起村校甲型病毒性肝炎爆发疫情的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上海预防医学》 2008年第7期
一起村校甲型病毒性肝炎爆发疫情的调查

     2007年11月12日,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从疾病监测系统发现,西店镇某村校有2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病例,县疾控中心和西店卫生院即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随着疫情上升,省、市疾控中心专家组也到现场指导甲肝防控工作。经当地政府及卫生部门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该村校设有小学部和幼儿园各1个,但相对独立。发生疫情的小学部有7个班级(一年级2个班,二~六年级各1个班)共341名学生,其中本地学生77名,外地学生264名;男生201名,女生140名;无住宿生;教职工12人。学校设有2个食堂,小学食堂供应9名教师中餐,另1个为幼儿园食堂;校内有3口水井,小学2口水井中1口供应教师食堂和宿舍,另一口专用于冲厕所,幼儿园水井1口单独使用;有1座厕所。幼儿园部共3个班级103人。

    1.2 流行特征

    1.2.1 发病情况 首发病例男,9岁,四川籍人,该村校小学三年级学生。患者于10月17日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症状,曾在当地村卫生室诊治,病情未见好转,10月31日前往宁海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甲肝。11月1日该班又出现1例症状类似病例,此后其他年级也陆续有学生发病,至1月3日该校累计发病16例,罹患率为4.69%,均为小学部学生,其中实验室诊断15例,临床诊断1例。

    1.2.2 临床表现 患者大多起病较急似感冒,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厌油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部分病人伴发热、肝区(右上腹)疼痛、肝肿大等,均为轻型病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病程最短14 d,最长55 d,平均23 d。

    1.2.3 病例分布

    ① 时间分布:10月17日发生首例病人,此后11月1日发病1例,3日、5日各2例,9~12日每日各1例,15日3例,18日3例。

    ② 年级分布:16例病例分布在6个班级,除一(2)班无病例报告外,其余班级均有病例发生,以二年级罹患率最高(8.62%);HAV-IgM阳性者以三年级和二年级居多,感染率分别为31.15%和25.86%。

    ③ 人群分布:男性11例(罹患率5.47%),女性5例(罹患率3.57%),男女发病比为2.2∶1;7岁1例,8、9岁各4例,11岁2例,12岁3例,13、14岁各1例。除1户家庭有2例病例外,其余均为1户1例。

    ④ 户籍分布:本地学生2例(罹患率2.60%),外地学生14例(罹患率5.30%);外地学生来自陕西、贵州、四川等7个省份,主要集中在陕西省(8例),占57.14%。

    1.3 实验室检测

    16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ALT、AST或TBiL增高,血清学检测HAV-IgM阳性15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抗体经检测均为阴性。此外,于发现疫情当日采集在校341名学生及教职工血标本经宁波市疾控中心检测,结果HAV-IgM阳性68人,HAV-IgM、HAV-IgG均阴性123人。同时采集该校3口水井消毒前水样作卫生学检测,结果教师食堂旁井水、厕所旁井水细菌学指标超标,细菌总数分别为470、590 cfu/mL,大肠菌群分别为8、13 MPN/100mL,幼儿园井水检测结果正常,细菌总数为2 cfu/mL,大肠菌群未检出。

    1.4 流行因素分析

    1.4.1 西店镇甲肝疫情概况 7月1日至11月13日,西店镇累计报告甲肝病例21例,分布在6个行政村,其中该小学所在村15例,表明该村一直存在着甲肝传染源,但疫情监测显示,该小学2007年以来至本次疫情发生前无甲肝散发病例报告。

    1.4.2 饮用水与发病关系 该校有3口水井,分别供应教师食堂和宿舍、厕所、幼儿园日常用水,水井平时均加盖。10月7日的一场台风造成与该校相距300 m的一外来人口集居地的厕所淹没,随后民工即到该校使用厕所,当时外来民工中存在着甲肝疫情,造成了该校厕所污染,而厕所化粪池(1993年建造)与教师食堂旁水井相隔不足10 m,台风之后水井水位高涨,化粪池污水渗入井中而污染井水,11月12日井水卫生学检测也说明井水受到粪便污染。

    学校平时不供应开水,询问学生发现不少学生常在教师食堂旁水井的水笼头喝生水。据饮水问卷调查结果,22.00%的学生习惯在此水笼头喝生水。 

    学校不供应学生就餐,当地近期也无聚餐史,可排除饮食因素。通过330名学生10月1日至11月12日在校喝生水因素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发现喝教师食堂旁井水者发病率为12.16%,明显高于不喝生水者的发病率(2.73%),RR=4.45,95%CI为1.71~11.54)(表1)。

    1.4.3 日常生活接触与发病关系 该校学生大部分为外来民工子女,据问卷调查,有饭前便后洗手习惯者仅占43.99%,再加上学生间接触密切,造成疾病传播。

    1.4.4 预防接种与发病关系 对该校学生接种证查验结果,甲肝疫苗接种率仅为25.81%,其中本地学生为50.00%,外地学生为18.18%。

    1.5 控制措施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数次防控工作现场会和协调会,政府主导,部门间密切配合,按照疾控部门的应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了以下措施:① 11月17日所有患者集中到第一医院感染科免费隔离治疗;② 11月17日单纯HAV-IgM阳性者居家观察,由当地防保医生落实医学观察及排泄物消毒;③ 11月19日HAV-IgM及HAV-IgG均阴性者实施甲肝疫苗免费应急接种;④ 学校每天由专职医生负责学生晨检,并实行日报告制度;⑤ 11月16日学校停止使用自备水,提供安全桶装水供学生饮用;11月18日当地政府将自来水接到该校,开始使用新接入的自来水;⑥ 开展严格规范消毒;⑦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等。

    2 讨论

    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血清学检测结果证实,本次爆发疫情是一起由水源受到污染引起的甲肝爆发疫情。

    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是目前农村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通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举措,目前该校饮用水安全已得到有效保障,但仍有部分学校、村及外来民工使用自备井水,且存在水井无井盖和防护栏、易受环境污染等隐患。为了防止今后类似肠道传染病流行,加强广泛宣传,教育群众不喝生水,有效开展饮用水消毒及水源改造以确保饮水安全工作仍不能放松。

    从疫情的发现看,由于我县自2004年以来一直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使此次疫情很快被发现,并及时得到控制。因此,进一步加强疫情网络建设,创建一个更科学的疫情监测和预测预警平台,将是今后疾病控制能力的有效保障。

    该校学生绝大部分为外来民工子女,由于经济原因,甲肝疫苗接种率不高,一旦传染源引入即可引起爆发。从近几年学生接种证查验结果来看,甲肝等Ⅱ类疫苗接种率普遍较低,外地学生更低,而目前学校爆发疫情主要是疫苗针对性疾病,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建议政府能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以保证学生健康。

    本次疫情采取了停用自备井水、病人和感染者住院和居家隔离治疗、学生应急接种,以及安全饮用水使用等,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从控制措施来看,政府部门重视与关注,是控制此次爆发疫情的有力保障,各项防控措施及时到位,是控制本次疫情的关键。

    (收稿日期:2008-03-27), 百拇医药(孔志芳 胡丹标 黄美林 葛宝湘 茹蕫洲 邬逵达 孔宪国 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