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社区居民对性病患者的污名印象与歧视调查(1)
文章编号:1004-9231(2008)08-0388-03
(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皮肤科,上海 201700;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皮肤性病学系,上海 200032)
如同麻风、精神病、艾滋病等疾病类似,性传播疾病(性病)由于具有一系列不被社会所期望的特征而被冠以坏名声,即被贴上“污名”的社会标签,并可导致针对患者的“歧视”现象出现。虽然社会公众的负面反应有利于从道德角度抑制疫情发展,但却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就医行为,并非总是有利于性病防治工作。尽管此问题已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学家的关注,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报道并不多[1,2]。为此,本研究以上海某社区居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性病相关污名与歧视现状进行专题调研,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制订策略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上海某社区≥16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在2007年6月期间,根据居委会提供的人口资料按1∶5的比例随机抽样调查。
1.2 调查方法
首先登门简介调查目的,征得居民口头同意后,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匿名横断面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并发放小礼品,最后由研究者统一处理数据。
1.3 调查内容
参照文献设计本调查问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