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预防医学》 > 2017年第2期
编号:13067441
上海市松江区2006—2015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日 《上海预防医学》 2017年第2期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起病急,以发热、咽喉炎、弥散性皮疹为主要临床特点。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可出现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性关节炎及心肌炎等并发症,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对松江区2006-2015年猩红热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2006-2015年松江区传染病疫情资料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

    2.1发病概况

    2006-2015年松江区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2 66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2.80/10万,其中2015年发病率最高,为38.48/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为10.51/10万。松江区近10年猩红热发病呈波动状态,2006年、2009年和2013年形成谷底,2007年、2011年和2015年形成波峰。从猩红热在乙类传染病中的发病顺位来看,2006-2010年一直在第5位和第6

    本研究结果显示,象山县老年企业退休人员高TG血症及低HDL-C血症检出率有下降的趋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