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673419
了解·互动·应答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儿童与健康》 2008年第6期
     教师在幼儿活动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从下面这个语言活动谈谈我的思考。

    曾经观摩过一个“写信讲述”的大班语言活动:教师先以帮助狮子小小和老虎阿鸣解决困难引出“写信”主题,接着老师和幼儿共同探讨信的格式和写法,学习用“图示法”来“写”信。在幼儿自由分组写信前,老师提问:“你想给谁写信,想告诉他什么呢?”孩子们兴趣浓厚、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答案五花八门:有想给解放军写信的。告诉他长大也要当解放军;有想给奥运吉祥物福娃写信,告诉他们2008年要到北京观看奥运会的;有想给航天员杨利伟写信,告诉他长大自己也要上天看看的;还有的想给住在医院的小若莲(当地新闻曾报道过这个被开水烫伤的小女孩)写信,告诉她要勇敢一点的……孩子们的回答让我们大吃一惊,感叹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之丰富。谁知在随后幼儿“写”完信后的交流展示阶段,我们却没有看到刚才孩子们说的那些内容,原来说要给福娃、航天员等写信的孩子竟然没有一个实现他的计划,大多孩子写信内容竟与教师的范例大同小异。

    为什么幼儿有时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说了却做不出来、说的甚至比做的还好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缺乏支持。在幼儿自主活动中,教师未能及时给予幼儿支持和帮助,这是造成本次语言活动结果的根本原因,才导致幼儿无法将想说的内容进一步表达出来,使幼儿失去一次提升自己经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好机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