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集体、小组、区域教学活动形式的特点及运用(2)
分成两组,一组在音乐活动室,进行节奏乐活动,~组在科学室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实验;或者一组在教室活动,一组在某个功能室活动。教学内容放在功能室进行能够充分利用功能室的条件,节省教师准备材料的时间,由于空间大,更有利于幼儿活动。
三、区域活动
(一)区域活动的特点
区域活动又称区角活动,指幼儿在班级中创设的区角中进行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文中所指的区域活动是介于集体教学活动与自主性游戏活动之间的,呈半开放、半松散的特点,是一种狭义的“区域活动”。现在,许多幼儿园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教师会结合主题在活动区中投放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在活动区中主动探索与学习,每个区域教师都有设定的目标和幼儿的关键经验。
(二)区域活动的指导要领
1、确定弹性目标,及时进行调整。如,小班区域活动——夹豆豆,教师通过让幼儿用筷子夹豆豆,发展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但在实际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夹不住,急于求成,出现了用手抓的现象,最后教师将夹豆豆改为“喂小猪”:即用汤匙将豆豆放进小猪的嘴里,动作的难度下降,有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幼儿的活动兴趣大大提高。
, 百拇医药
2、提供具有层次性、丰富性和新颖性的操作材料。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投放适于探索、操作和比较的感性材料,使幼儿能在原有水平上产生新的突破。如制作不倒翁,教师通过提供小石块、橡皮泥、纸团、乒乓球、可乐罐等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学习制作不倒翁,幼儿在摆弄的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就会主动探索、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细心地观察与记录。当幼儿在区域中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敏感地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反馈,并及时记录下来,如幼儿的对话、解决问题的方式、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等,作为下阶段的区域活动材料更换、目标变化的依据。
(三)区域活动的有效运用
1、与主题结合的区域活动。即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与主题活动有关。在某一个新的主题活动开展后,教师首先要考虑,在活动区中提供那些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激活幼儿的思维。
, 百拇医药
2、与幼儿发展水平结合的区域活动。即设定的区域活动内容、投放的材料与幼儿发展水平有关。投放的材料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可针对幼儿的强项或弱项来进行,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3、确定主指导区。在制定周计划时,要考虑设置2—3个主指导区,制定每个区域的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关键经验,投放、添置不同层次的材料,这样便于教师进行重点的观察与指导。
4、确定活动规则。如规定入区的人数,拿放材料的要求,活动区的交换,活动区规则的遵守,有序地进行活动等。规则的制定最好是教师和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自己用绘画或小制作的形式来表现,这样幼儿就能主动地遵守规则。在自主选择区角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每周必须进主指导区活动一次。
总之,这三种教学形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灵活地运用,可以先集体后小组,或先小组后集体;也可以先集体后区域,或先区域后集体。适合的才是最好!, http://www.100md.com(郭秀明)
三、区域活动
(一)区域活动的特点
区域活动又称区角活动,指幼儿在班级中创设的区角中进行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文中所指的区域活动是介于集体教学活动与自主性游戏活动之间的,呈半开放、半松散的特点,是一种狭义的“区域活动”。现在,许多幼儿园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教师会结合主题在活动区中投放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在活动区中主动探索与学习,每个区域教师都有设定的目标和幼儿的关键经验。
(二)区域活动的指导要领
1、确定弹性目标,及时进行调整。如,小班区域活动——夹豆豆,教师通过让幼儿用筷子夹豆豆,发展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但在实际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夹不住,急于求成,出现了用手抓的现象,最后教师将夹豆豆改为“喂小猪”:即用汤匙将豆豆放进小猪的嘴里,动作的难度下降,有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幼儿的活动兴趣大大提高。
, 百拇医药
2、提供具有层次性、丰富性和新颖性的操作材料。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投放适于探索、操作和比较的感性材料,使幼儿能在原有水平上产生新的突破。如制作不倒翁,教师通过提供小石块、橡皮泥、纸团、乒乓球、可乐罐等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学习制作不倒翁,幼儿在摆弄的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就会主动探索、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细心地观察与记录。当幼儿在区域中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敏感地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反馈,并及时记录下来,如幼儿的对话、解决问题的方式、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等,作为下阶段的区域活动材料更换、目标变化的依据。
(三)区域活动的有效运用
1、与主题结合的区域活动。即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与主题活动有关。在某一个新的主题活动开展后,教师首先要考虑,在活动区中提供那些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激活幼儿的思维。
, 百拇医药
2、与幼儿发展水平结合的区域活动。即设定的区域活动内容、投放的材料与幼儿发展水平有关。投放的材料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可针对幼儿的强项或弱项来进行,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3、确定主指导区。在制定周计划时,要考虑设置2—3个主指导区,制定每个区域的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关键经验,投放、添置不同层次的材料,这样便于教师进行重点的观察与指导。
4、确定活动规则。如规定入区的人数,拿放材料的要求,活动区的交换,活动区规则的遵守,有序地进行活动等。规则的制定最好是教师和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自己用绘画或小制作的形式来表现,这样幼儿就能主动地遵守规则。在自主选择区角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每周必须进主指导区活动一次。
总之,这三种教学形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灵活地运用,可以先集体后小组,或先小组后集体;也可以先集体后区域,或先区域后集体。适合的才是最好!, http://www.100md.com(郭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