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交流
如何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
虽然说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小,自控能力不强是很正常的。但我们班上有几个孩子午睡总是不睡,也不能遵守游戏规则,说也总是不听,和家长交流后也没有什么作用,这样还会影响到其他孩子,我该怎么办啊?
河北省沧州市××幼儿园
祁建华
答: 虽然孩子年龄还很小,自我控制好像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控制的能力,只是有时不想控制或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而已。幼儿还小,不知从何做起,这就需要我们成人合理地进行引导和训练。因此,目前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及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孩子的自控能力整体较差,究其原因有二:一与孩子的自然生理发育有关,孩子的年龄小,神经纤维还未髓鞘化,情绪的兴奋多于控制;二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孩子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所受的教育不够,这些又都影响到控制能力的形成与完善。
如何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把握自己,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呢?首先,我们应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幼儿进行行为识别,让其明白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有些行为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害,有些行为对自己可能有害,但对别人却有好处;在一定的场合有些话能说,但换了地方有些话就不能说,通过生活中一些可感可知的事例,进行简单的判断与分析,促其对美丑善恶的认识。然后,再不断地进行“知其所以然”的启迪,让孩子知道为何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道理。例如:午睡时,即使你睡不着,也不可以讲话,这样会影响别的小朋友。在游戏时,为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规则。这种教育久了,孩子心中的道德“天平”也就逐渐地形成了。
孩子上幼儿园也不要迟到
我们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从早上8点开饭直到中午11点左右仍然有家长领着孩子姗姗来迟的情景。在有些家长看来,幼儿园不同于学校,没有什么纪律可言,想送孩子则送,想什么时候送就什么时候送,根本不用和老师打招呼。老师们觉得不好,可也没办法。
上海市××幼儿园
乔静
答: 我觉得老师应该和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时进行沟通,要告诉他们这种行为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时间观念较差,起居习惯需要大人帮助培养。如果做父母的经常睡懒觉,想什么时候送孩子就什么时候送孩子,必然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行为拖拉、懒惰、缺乏时间观念,到了上小学就会很难适应纪律的约束。
其次,告诉孩子的家长迟到也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时,老师正在组织教育活动,一声“老师早上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迟到者身上,个别家长还可能在那里与孩子难舍难分。这样一来,不但教育活动被打扰,而且教育活动的时间也被侵占。
另外,这样做也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家长送孩子晚了,孩子既得不到锻炼,又不能按时吃早餐,有的家长便从街上买包子或其他小食品给孩子吃。孩子吃过后,由于离幼儿园午饭的时间较近,必然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时间长了,幼儿的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每个新学期的开始,老师们就要应该提醒家长们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为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不要觉得这是小事,无关紧要,因为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如何培养弱智儿童的交往能力?
我们班上有个小朋友叫彬彬,因为他妈妈生他的时候出了点问题,他有一点弱智,对于彬彬老师们都很同情,对待他也小心翼翼,唯恐他会受到伤害,对于弱智儿童的教育大家都不在行,您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
福建省龙岩市××幼儿园 武俞
答:弱智儿童生活的社会空间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在学校里,他们接触最多的对象是老师和同龄群体。因此,引导弱智儿童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必须从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入手。首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校环境里,老师在弱智儿童心目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作为弱智儿童教育教师多一些爱心、细心、耐心和童心。对待那些内向、胆小、自闭和交往能力较弱的孩子要理解和鼓励,以亲切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激发他们参与活动和交往的欲望,积极了解他们心理上的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对交往的心理、营造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围。
还要鼓励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孩子入校以后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是他们的同龄伙伴,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社会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更胜于他们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有利于孩子交往的客观环境,为他们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师也应鼓励他们和别班的小朋友一起打球、游戏,这样可以逐渐锻炼和提高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家园同步教育,强化交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培养的合力。为孩子在家庭创设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进一步培养与强化孩子的交往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和信息,也可以组织家长畅谈交流经验和体会,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培养技巧。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在幼儿园里孩子的吃饭问题,尤其是三、四岁的孩子吃饭问题,常常是一个焦点问题。有很多家长都这样反映:我们班的有些孩子吃饭时非常挑剔、非常麻烦,常常要老师围着、哄者,变着花样劝他,才能勉强吃一点东西,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
湖北省宜昌市××幼儿园
钱小敏
答:其实,上述现象是现代独生子女的一个常见问题,对于这一类型的孩子,父母和老师首先应该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要再为了让孩子吃饭而围着他转。我们知道吃饭是一种本能,孩子从哇哇坠地那一刻起就具有吃的能力。所以吃饱是儿童天然的能力,是不学而能的。但是为什么孩子,尤其是三四岁的孩子会让家长和老师哄着吃饭的情况呢?这通常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吃饭问题过度关心所造成的。父母常常因为孩子不吃饭或者因为吃的量没有达到所谓科学的标准而焦虑,甚至产生某种罪恶感,认为自己不关心孩子,愧为父母,因此对孩子吃饭的量过于关注。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也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根据母亲的情绪状态调整自己的行为,如微笑或啼哭,安静或活动。因此,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吃饭问题过分敏感,孩子自然是会觉察到的。另外,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到处试探自己的控制范围和活动区间,如果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吃饭问题是控制父母的关键,因此用吃饭来控制父母,使自己成为注意的中心,他们自然是会乐此不疲的。
纠正孩子这种错误饮食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随”他吃,不管他。如果他不吃,父母和老师千万不要把这当个问题,而应保持平常的随便的态度,不要勉强他或哄他。告诉孩子:“如果你要吃,那么就在就餐时间吃,如果你不吃,那就表明你不饿。”吃或不吃,饿与不饿,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为自己行为负责,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样,才能逐渐纠正孩子不好好吃饭的行为。, http://www.100md.com(佚名)
虽然说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小,自控能力不强是很正常的。但我们班上有几个孩子午睡总是不睡,也不能遵守游戏规则,说也总是不听,和家长交流后也没有什么作用,这样还会影响到其他孩子,我该怎么办啊?
河北省沧州市××幼儿园
祁建华
答: 虽然孩子年龄还很小,自我控制好像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控制的能力,只是有时不想控制或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而已。幼儿还小,不知从何做起,这就需要我们成人合理地进行引导和训练。因此,目前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及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孩子的自控能力整体较差,究其原因有二:一与孩子的自然生理发育有关,孩子的年龄小,神经纤维还未髓鞘化,情绪的兴奋多于控制;二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孩子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所受的教育不够,这些又都影响到控制能力的形成与完善。
如何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把握自己,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呢?首先,我们应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幼儿进行行为识别,让其明白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有些行为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害,有些行为对自己可能有害,但对别人却有好处;在一定的场合有些话能说,但换了地方有些话就不能说,通过生活中一些可感可知的事例,进行简单的判断与分析,促其对美丑善恶的认识。然后,再不断地进行“知其所以然”的启迪,让孩子知道为何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道理。例如:午睡时,即使你睡不着,也不可以讲话,这样会影响别的小朋友。在游戏时,为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规则。这种教育久了,孩子心中的道德“天平”也就逐渐地形成了。
孩子上幼儿园也不要迟到
我们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从早上8点开饭直到中午11点左右仍然有家长领着孩子姗姗来迟的情景。在有些家长看来,幼儿园不同于学校,没有什么纪律可言,想送孩子则送,想什么时候送就什么时候送,根本不用和老师打招呼。老师们觉得不好,可也没办法。
上海市××幼儿园
乔静
答: 我觉得老师应该和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时进行沟通,要告诉他们这种行为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时间观念较差,起居习惯需要大人帮助培养。如果做父母的经常睡懒觉,想什么时候送孩子就什么时候送孩子,必然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行为拖拉、懒惰、缺乏时间观念,到了上小学就会很难适应纪律的约束。
其次,告诉孩子的家长迟到也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时,老师正在组织教育活动,一声“老师早上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迟到者身上,个别家长还可能在那里与孩子难舍难分。这样一来,不但教育活动被打扰,而且教育活动的时间也被侵占。
另外,这样做也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家长送孩子晚了,孩子既得不到锻炼,又不能按时吃早餐,有的家长便从街上买包子或其他小食品给孩子吃。孩子吃过后,由于离幼儿园午饭的时间较近,必然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时间长了,幼儿的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每个新学期的开始,老师们就要应该提醒家长们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为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不要觉得这是小事,无关紧要,因为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如何培养弱智儿童的交往能力?
我们班上有个小朋友叫彬彬,因为他妈妈生他的时候出了点问题,他有一点弱智,对于彬彬老师们都很同情,对待他也小心翼翼,唯恐他会受到伤害,对于弱智儿童的教育大家都不在行,您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
福建省龙岩市××幼儿园 武俞
答:弱智儿童生活的社会空间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在学校里,他们接触最多的对象是老师和同龄群体。因此,引导弱智儿童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必须从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入手。首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校环境里,老师在弱智儿童心目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作为弱智儿童教育教师多一些爱心、细心、耐心和童心。对待那些内向、胆小、自闭和交往能力较弱的孩子要理解和鼓励,以亲切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激发他们参与活动和交往的欲望,积极了解他们心理上的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对交往的心理、营造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围。
还要鼓励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孩子入校以后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是他们的同龄伙伴,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社会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更胜于他们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有利于孩子交往的客观环境,为他们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师也应鼓励他们和别班的小朋友一起打球、游戏,这样可以逐渐锻炼和提高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家园同步教育,强化交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培养的合力。为孩子在家庭创设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进一步培养与强化孩子的交往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和信息,也可以组织家长畅谈交流经验和体会,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培养技巧。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在幼儿园里孩子的吃饭问题,尤其是三、四岁的孩子吃饭问题,常常是一个焦点问题。有很多家长都这样反映:我们班的有些孩子吃饭时非常挑剔、非常麻烦,常常要老师围着、哄者,变着花样劝他,才能勉强吃一点东西,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
湖北省宜昌市××幼儿园
钱小敏
答:其实,上述现象是现代独生子女的一个常见问题,对于这一类型的孩子,父母和老师首先应该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要再为了让孩子吃饭而围着他转。我们知道吃饭是一种本能,孩子从哇哇坠地那一刻起就具有吃的能力。所以吃饱是儿童天然的能力,是不学而能的。但是为什么孩子,尤其是三四岁的孩子会让家长和老师哄着吃饭的情况呢?这通常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吃饭问题过度关心所造成的。父母常常因为孩子不吃饭或者因为吃的量没有达到所谓科学的标准而焦虑,甚至产生某种罪恶感,认为自己不关心孩子,愧为父母,因此对孩子吃饭的量过于关注。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也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根据母亲的情绪状态调整自己的行为,如微笑或啼哭,安静或活动。因此,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吃饭问题过分敏感,孩子自然是会觉察到的。另外,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到处试探自己的控制范围和活动区间,如果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吃饭问题是控制父母的关键,因此用吃饭来控制父母,使自己成为注意的中心,他们自然是会乐此不疲的。
纠正孩子这种错误饮食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随”他吃,不管他。如果他不吃,父母和老师千万不要把这当个问题,而应保持平常的随便的态度,不要勉强他或哄他。告诉孩子:“如果你要吃,那么就在就餐时间吃,如果你不吃,那就表明你不饿。”吃或不吃,饿与不饿,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为自己行为负责,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样,才能逐渐纠正孩子不好好吃饭的行为。, http://www.100md.com(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