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09年第12期
编号:11850252
当教育活动中出现“不和谐音符”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日 《儿童与健康》 2009年第12期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老师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尴尬的情况,例如:当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说好不好啊?”在大部分的“好”中会夹杂一个或几个“不好”,这往往是超出教师预设的,我称它为课堂中的“不和谐音符”。它给教师带来了什么一一惊喜?火冒?紧张?那么究竟该如何来面对这种情况呢?我就结合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个案例来谈一谈。

    案例一:“我是孤儿”今天,我进中(3)班组织一个谈话活动“我爱我家”。一开始,我通过提问来请孩子们谈谈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小朋友,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你们的家中都有谁呀?”当我把这个“球”抛给孩子们时,孩子们表现得很积极,有的告诉我:“老师,我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有的告诉我:“老师,我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公公和阿婆”。

    这时,只见小惠站起来说“老师,我是孤儿一一”。

    孤儿?我听了一愣,小家伙,我明明知道他家有爸爸妈妈,还和爷爷奶奶住在一块儿。

    “你是孤儿?”我反问道。

    “是的,我家就只有我一个人”他得意地回答道。听他这么一说,班里的孩子都吵着说:“老师,我也是孤儿,我也是一个人”……教室里乱成一团。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心里一下子变得很紧张,怎么办呀?活动还应该继续,我灵机一动,便做了一个静下来的手势,“老师都知道了,谁能告诉我,今天放学谁来接你啊?”有的孩子似乎一下子忘记了自己是“孤儿”,连忙举手说,“老师,今天爸爸来接我”。“哦,有爸爸的孩子不是孤儿。”我顺着他的话题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