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105
编号:13778759
课例解读:从细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儿童与健康》 20105
     步深入,形成了提问的梯度,调动了幼儿探索和思考的积极性:③第一次活动在“练习转身跳圈的动作”后,教师提出要求:“身体要转起来,边跳边转,使自己站稳。”第二次活动教师改成:“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有的幼儿说:“容易摔跤。”教师就问:“怎样让自己不摔跤,站稳呢?”……第二次活动教师把提问的主动权巧妙的交给了幼儿,让他们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和能力。

    3、处理“意外”,灵活多变

    【解读】“意外”是指在教学活动引导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出乎教师预料的各种问题及常规状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在第二次的活动中笔者关注教学中的“意外”,并巧妙地处理,生成了新的内容,使师幼互动达到了高潮。

    【分析与调整】①第一次活动在“探索玩圈的方法”后,教师直接告诉幼儿:“老师也想了一个玩圈的方法”,直接引出“转身跳圈”,而在第二次活动

    “探索跳圈的方法”时,教师惊喜地发现有个别幼儿想出了“转身跳圈”的方法,于是顺理成章的引出新技能的学习,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自然,教师教的痕迹减少了,且发挥了幼儿“互学”的作用;②第一次和第二次活动都出现了部分幼儿抢圈的现象,第一次教师没有处理,第二次教师用简单的一句话“大班的孩子还要抢吗?”,他们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变得谦让起来,这样为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做好了准备,既减少了时间的隐形浪费,又维持了体育常规;③第二次活动在“探索多种玩圈的方法”时,有个幼儿把圈甩到了很远的地方,还砸到了听课的老师,教师不仅没有批评,还安慰道:“你很动脑筋,想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但是你也看到了这个方法有些危险,要注意安全!”这样做保全了幼儿的面子,他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积极性有增无减。第二次活动在学习“转身跳圈”时有个幼儿说头晕,教师一时也没找出原因,因此请他来展示,原来他是先把身体转起来再跳的,幼儿都发现了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快帮助他解决了问题。

    第一次的活动笔者关注的是教材,注重自己的“教”,忽视幼儿的“学”。第二次活动能从幼儿的特点出发,从幼儿的“学情”出发,从细节入手,调整设计活动方案,还根据幼儿幼儿即时生成的问题,适时的调整预设的内容。后者比前者更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这两次活动的分析研究,笔者认识到细节虽小,折射出的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作为教师,要关注细节,关注幼儿的学习行为和方式,在此基础上不断解读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百拇医药(张燕玲)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