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儿童与健康》 > 20105
编号:13778766
课例解读:从细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儿童与健康》 20105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那么在教学中怎样的预设、怎样的引导过程才能让幼儿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呢?笔者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幼儿的发展。教师对教学中一些细节的设计和处理是否得当,往往直接影响一个活动的有效性。因此,笔者对大班体育活动“转身跳圈”的活动方案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在第一次实施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不断调整策略,并进行第二次实施。现将这两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比较,以便运用学到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以提升教学智慧、促进专业成长。

    一、重视目标的确定是提升教学有效性之关键

    【解读】《纲要》中提出:“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所以,在第二次活动目标的设计上,笔者注重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与情感态度的培养。

    【分析与调整】本活动第一次的第一条目标是“练习边跳边转身的动作”,比较单一,强调的是动作的练习,重视的是技能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第二次的第一条目标在调整时,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已有了玩圈的多种方法),通过探索一物多玩,引发原有经验,把他们零碎的经验加以提升,并引出新技能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第二次活动增加了第三条目标,因为目标的制定要贯彻幼儿的全面发展的原则,不仅要考虑知识技能的掌握,还需要考虑情感态度的培养。第二次目标的定位更关注活动中的“人”,制定了即符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
, 百拇医药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目标的确定,既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又重视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教学有效性指明了方向。

    二、创设有价值的空间环境是提升教学有效性之前提

    【解读】“空间环境对科学活动的开展有直接的影响,它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探索兴趣和操作行为,如活动安排在室外,则要考虑如何避免或减少外界干扰”,这是张俊在《儿童科学与数学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但笔者认为它同样适用于体育活动。

    【分析与调整】体育活动大多在室外进行,那里场地比较大,空间相对开放些,但周围的一些大型玩具、花坛等无关刺激的干扰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再加上活动中集中和分散的次数较多。因此,场地的布置考虑应极为细致,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用两条线布置场地既简单,又使活动场地相对封闭,利于幼儿集中交流展示和分散活动,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时间上的隐性浪费。第一次布置两条平行线成竖排,在第一次活动中,当幼儿们在交流分享玩圈的经验时,排在后面幼儿的视线被挡住,有的就往前挤,有的注意力转移了,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于是第二次两条线改成了倒“八字”的形状,使每个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相对一致,个别幼儿在集体交流时,大家都看得到,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与评价中来。
, 百拇医药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空间环境的安排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学习成绩、社会交往、学习态度、人际关系以及整个教学活动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具有广泛教育学意义的环境因素。因此创设有价值的空间环境,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的前提。

    三、关注“动态”的教学过程是提升教学有效性之保障

    教学过程既是“精心预设”又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的“动态”。正因如此,我们强调关注细节,关注幼儿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追求在“预设”“活动”“调控”方面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1、获取新知,自我建构

    【解读】皮亚杰的“建构论”认为:儿童是天生的主动积极学习者,他们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并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所以在第二次的活动中,笔者更注重幼儿获取新知的过程。
, 百拇医药
    【分析与调整】①第一次活动中,第二、三环节分别是“探索多种方法玩圈”、“尝试转身跳”,而第二次活动在两者中加了一个“探索多种方法跳圈”的环节。显然第一次的做法是想唤起幼儿已有玩圈的经验,用旧经验引入新经验的学习,但是“转身跳圈”是属于跳圈中的特殊方法,第二次加了这个环节使新旧知识过渡更自然,使幼儿获取的知识加以提升,使其更加系统化:②第一次活动,教师先示范讲解“转身跳圈”的要领,再请幼儿练习,然后提出要求再次练习,直至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而在第二次活动中,教师示范后没有讲解要领,只是提出几个要求,给幼儿探索的机会,然后通过集体讨论,分析其动作要领直至掌握,这过程给了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空间,帮助他们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很好地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和集体的团结合作精神;③在第一次活动中,游戏“长臂人”的内容主要是根据教师口令来占圈,幼儿玩的兴致很高,他们既要听清楚口令,又要马上做出反应,能很好的锻炼幼儿思维和动作的敏捷性,但和目标关系不大,与上一环节学习新知也没必然的联系,因此第二次改成“追逐游戏”,即当教师来抓幼儿时,可转身跳圈,一次游戏后以谁没被抓者为胜。这样一改使这一环节成了幼儿巩固新技能的载体。
, 百拇医药
    2、设计提问,合理有效

    【解读】提问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一,一个有效的提问应指向明确,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把握重点,拓展思维,从而达成教育目标;它也能促进师幼有效互动,以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因此,在第二次的活动中,笔者更注重设计有质量的合理的提问。

    【分析与调整】①在第一次活动中,第一环节教师提问:“我们要把身体活动开,可以怎么动?”幼儿说不出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五花八门的动作。第二次将提问改成:“我们要把身体活动开,可以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开始?”大部分幼儿都说是头部,随即教师提出:“头可以怎么动?”依此类推,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创编了一套活动的准备操。具体明确的提问,帮助幼儿唤起已有经验时,还能理顺其思路,幼儿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②第一次活动在“探索多种方法玩圈”时,教师提问:“每人拿一个圈,看谁能想出玩圈的方法?”结果在幼儿交流时只想出了两种,大部分幼儿不断重复别人的方法,为什么平时晨间锻炼能想出来的方法,现在却回忆不起来?带着疑问第二次活动将提问改成:“你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玩,可以拿一个圈,也可以拿几个圈,比比谁想出的玩法最多!”在交流时教师边总结孩子的方法,边问:“还有不一样的玩法?说过的就不说了,”幼儿一下子想出了五六种方法,很显然,第一次教师要求拿一个圈,给幼儿的探索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次的提问给幼儿很多空间,还鼓励他们一起玩,再加上有比赛的性质,他们在轻松没有束缚的环境中就能大胆、主动地探索。交流时,教师适时的有针对性的引导,使问题逐, 百拇医药(张燕玲)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