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美工区域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指导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幼儿生来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如果能得到适时而科学的开发,都可以成为高创造性的人才。生活材料制作能满足幼儿创造力培养需要直观、具体和形象的特点,所以,我们在美工区域中,以生活材料直观、具体、形象等特征引发幼儿借形(借物)想象,动手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新作品。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动手制作活动中,引导幼儿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一学年来,对于利用生活材料培养幼儿创造力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鼓励创造的心理氛围
1 宽容理解幼儿
创造性的本质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有创造性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偏离了常规而感到焦虑不安,幼儿也是如此。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在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心理环境,为幼儿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因此,在美工区域活动中,我总是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与众不同”的言行,从不轻易指责孩子,让孩子在一种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
2 赏识幼儿
赏识是对幼儿创造力的肯定,更是开发幼儿创造力的催化剂。幼儿的作品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有益于发展创造力就应当受到认可、肯定和赏识。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教师欣赏的目光,满意的点头,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增强幼儿创造的自信心,使幼儿不断地勇于表达,敢于创造。
二、创设求异创造的物质环境
1 创设良好的展示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
环境的刨设作为实现整个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途径与手段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手工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接受和理解。因此,我精心构思美工区域的每个角落,让活动区成为幼儿求异创造的天地。在活动区上方悬挂漂亮的作品,如:用树叶、蛋壳、毛线、瓜子壳、羽毛等材料粘贴构成画面,还有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废物进行制作的玩具,橱柜上全是幼儿的创造,是幼儿大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成的机器人、瓶娃娃、小动物,汽车、房子等,这些幼儿的创作成果,供幼儿欣赏、感知,当幼儿走进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中,往往会被那些精美、新奇的作品吸引住,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 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 诱发幼儿的求异创造
物质材料的投放是影响幼儿活动的关键。幼儿的求异创造离不开物质材料,丰富多样、难易适度的材料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创作欲望。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随处可见,如废旧纸张、纸盒、纸箱、碎布、零碎的棉花、海绵、家中没用的瓶瓶罐罐等等都是区角活动中的好材料。这些废旧物品取之不尽,用之不厌,既丰富了操作材料,又会让幼儿感到如获至宝,均可成为触发幼儿创造灵感的触点。丰富多彩的材料环境成为幼儿的创造乐园。
三、适时介入 促使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在美工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才能准确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及时分析并给予适时适度的帮助。
1 善于观察 捕捉幼儿的创造火花
活动中幼儿的创造火花是稍纵即逝的,所以老师要细心地观察捕捉。例如,当我观察到一个幼儿把快餐盒拿在手里反复看了好半天,然后颇费了一番力气在上面粘了两根吸管感觉不满意失望地将其丢在一旁,我及时的问他:“为什么不做下去?”“因为我觉得不象小兔子的耳朵。”原来聪明的孩子把快餐盒当作兔子的脸,在装耳朵时遇到了麻烦。我引导说:“小兔的耳朵这么长,打个弯吧!”孩子看着看着,眉宇舒展了,他重新燃起了创造的火花一一飞快地在盒上剪贴了眼睛和三瓣嘴,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就做成了。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他一气呵成制作了小猫头、小熊头。可以看出,老师细心的观察和适时点拨可以重新点亮孩子的创造火花,保证幼儿的创造顺利进行。
2 适时介入 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
在剪纸区里,幼儿会用走公园的方法围着白纸有进有出地剪出形态各异的“雏形”。但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幼儿只会从一个角度进行观察,创造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我觉得有必要适时介入以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一个孩子说:“老师,我剪了一只小乌龟。”“确实象乌龟耶!多怪的一张纸呀,转过来看看象什么?侧过来看看又象什么?”旁边的小朋友急切的说:“老师,反过来看还象小兔呢!”幼儿在惊讶的同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他们积极的投入了对“雏形”纸的“改造”,变出了不同的动物。后来,幼儿又由此及彼地对废报纸及边角料进行“改造”,形成了一次小小的创造热潮。
四、进行创造力训练 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
美工区域活动内容广泛丰富、包罗万象。我针对大班幼儿思维及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一些创造力训练,如:想象力、联想能力、扩散思维等方面的练习。
想象是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种形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形象思维。幼儿常常能由一个简单的形状想象出无数的象形物。借形想象符合幼儿具象思维和善于想象的特点,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形式。给幼儿提供不同图形、物品,启发幼儿想象变出不同的象形物体。在此基础上,我投放一次性饭盒、纸筒、盒子等易引发想象的材料,启发幼儿根据这些废品进行加工。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个孩子在一次性饭盒的旁边插上几根吸管变成了大螃蟹;另一个孩子则把饭盒打开,粘上数字及屏幕变成一台手提电脑;有的幼儿则用盒子做成机器人。可见,把借形想象作为训练的手段,可以使幼儿的创造力上一个台阶。
五、正确把握评价的度,激发幼儿再创造的激情
1 评价的尺度注重幼儿的创造过程
全面正确地评价幼儿作品对于幼儿的创造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不能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就有可能把幼儿的创造性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单纯以是否“像”来确定一件作品的好与坏,应认识到:更可贵的是幼儿的创作兴趣与激情,教师应能欣赏、理解每个幼儿的每一件作品,发现其优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教师的每一次发现,都将成为幼儿下一次进步的起点。因此,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评价的度,面向全体,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对差的给予鼓励。使每个幼儿的创造火花都得到展现,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幼儿再创造的激情。
2 了解孩子的创造意图让其释放创造激情
评价时要摒弃教师一言堂的做法,给幼儿充分表述自己创造的机会。每次活动结束时,幼儿都有强烈的表达愿望,这时,我们最好做一个合格的听众,请幼儿把自己的创造思路淋漓尽致地向同伴展示,让幼儿求新求异的创造思路得以充分展露,创造的激情得以释放,这不仅是幼儿对自己亲身参与活动的一次有效体验的总结,而且有利于孩子下一次创造行为的推进和开展。
经过一学年的探索,我认为美工区域活动是培养大班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幼儿来说,这种活动形式宽松,幼儿可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积极的进行表现和创造,刨造能力易于提高;对老师来说,这种活动区别于集体的正规活动,教师可以充分观察和了解到每个幼儿的状况,及时地引导和帮助幼儿,利于各种层次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幼儿陶醉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中,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百拇医药(王文红)
一、营造鼓励创造的心理氛围
1 宽容理解幼儿
创造性的本质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有创造性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偏离了常规而感到焦虑不安,幼儿也是如此。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在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心理环境,为幼儿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因此,在美工区域活动中,我总是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与众不同”的言行,从不轻易指责孩子,让孩子在一种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
2 赏识幼儿
赏识是对幼儿创造力的肯定,更是开发幼儿创造力的催化剂。幼儿的作品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有益于发展创造力就应当受到认可、肯定和赏识。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教师欣赏的目光,满意的点头,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增强幼儿创造的自信心,使幼儿不断地勇于表达,敢于创造。
二、创设求异创造的物质环境
1 创设良好的展示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
环境的刨设作为实现整个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途径与手段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手工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接受和理解。因此,我精心构思美工区域的每个角落,让活动区成为幼儿求异创造的天地。在活动区上方悬挂漂亮的作品,如:用树叶、蛋壳、毛线、瓜子壳、羽毛等材料粘贴构成画面,还有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废物进行制作的玩具,橱柜上全是幼儿的创造,是幼儿大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成的机器人、瓶娃娃、小动物,汽车、房子等,这些幼儿的创作成果,供幼儿欣赏、感知,当幼儿走进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中,往往会被那些精美、新奇的作品吸引住,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 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 诱发幼儿的求异创造
物质材料的投放是影响幼儿活动的关键。幼儿的求异创造离不开物质材料,丰富多样、难易适度的材料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创作欲望。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随处可见,如废旧纸张、纸盒、纸箱、碎布、零碎的棉花、海绵、家中没用的瓶瓶罐罐等等都是区角活动中的好材料。这些废旧物品取之不尽,用之不厌,既丰富了操作材料,又会让幼儿感到如获至宝,均可成为触发幼儿创造灵感的触点。丰富多彩的材料环境成为幼儿的创造乐园。
三、适时介入 促使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在美工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才能准确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及时分析并给予适时适度的帮助。
1 善于观察 捕捉幼儿的创造火花
活动中幼儿的创造火花是稍纵即逝的,所以老师要细心地观察捕捉。例如,当我观察到一个幼儿把快餐盒拿在手里反复看了好半天,然后颇费了一番力气在上面粘了两根吸管感觉不满意失望地将其丢在一旁,我及时的问他:“为什么不做下去?”“因为我觉得不象小兔子的耳朵。”原来聪明的孩子把快餐盒当作兔子的脸,在装耳朵时遇到了麻烦。我引导说:“小兔的耳朵这么长,打个弯吧!”孩子看着看着,眉宇舒展了,他重新燃起了创造的火花一一飞快地在盒上剪贴了眼睛和三瓣嘴,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就做成了。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他一气呵成制作了小猫头、小熊头。可以看出,老师细心的观察和适时点拨可以重新点亮孩子的创造火花,保证幼儿的创造顺利进行。
2 适时介入 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
在剪纸区里,幼儿会用走公园的方法围着白纸有进有出地剪出形态各异的“雏形”。但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幼儿只会从一个角度进行观察,创造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我觉得有必要适时介入以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一个孩子说:“老师,我剪了一只小乌龟。”“确实象乌龟耶!多怪的一张纸呀,转过来看看象什么?侧过来看看又象什么?”旁边的小朋友急切的说:“老师,反过来看还象小兔呢!”幼儿在惊讶的同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他们积极的投入了对“雏形”纸的“改造”,变出了不同的动物。后来,幼儿又由此及彼地对废报纸及边角料进行“改造”,形成了一次小小的创造热潮。
四、进行创造力训练 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
美工区域活动内容广泛丰富、包罗万象。我针对大班幼儿思维及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一些创造力训练,如:想象力、联想能力、扩散思维等方面的练习。
想象是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种形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形象思维。幼儿常常能由一个简单的形状想象出无数的象形物。借形想象符合幼儿具象思维和善于想象的特点,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形式。给幼儿提供不同图形、物品,启发幼儿想象变出不同的象形物体。在此基础上,我投放一次性饭盒、纸筒、盒子等易引发想象的材料,启发幼儿根据这些废品进行加工。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个孩子在一次性饭盒的旁边插上几根吸管变成了大螃蟹;另一个孩子则把饭盒打开,粘上数字及屏幕变成一台手提电脑;有的幼儿则用盒子做成机器人。可见,把借形想象作为训练的手段,可以使幼儿的创造力上一个台阶。
五、正确把握评价的度,激发幼儿再创造的激情
1 评价的尺度注重幼儿的创造过程
全面正确地评价幼儿作品对于幼儿的创造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不能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就有可能把幼儿的创造性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单纯以是否“像”来确定一件作品的好与坏,应认识到:更可贵的是幼儿的创作兴趣与激情,教师应能欣赏、理解每个幼儿的每一件作品,发现其优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教师的每一次发现,都将成为幼儿下一次进步的起点。因此,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评价的度,面向全体,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对差的给予鼓励。使每个幼儿的创造火花都得到展现,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幼儿再创造的激情。
2 了解孩子的创造意图让其释放创造激情
评价时要摒弃教师一言堂的做法,给幼儿充分表述自己创造的机会。每次活动结束时,幼儿都有强烈的表达愿望,这时,我们最好做一个合格的听众,请幼儿把自己的创造思路淋漓尽致地向同伴展示,让幼儿求新求异的创造思路得以充分展露,创造的激情得以释放,这不仅是幼儿对自己亲身参与活动的一次有效体验的总结,而且有利于孩子下一次创造行为的推进和开展。
经过一学年的探索,我认为美工区域活动是培养大班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幼儿来说,这种活动形式宽松,幼儿可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积极的进行表现和创造,刨造能力易于提高;对老师来说,这种活动区别于集体的正规活动,教师可以充分观察和了解到每个幼儿的状况,及时地引导和帮助幼儿,利于各种层次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幼儿陶醉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中,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百拇医药(王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