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实践提问机会质的均等问题
如果说集體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美味大餐,作为集體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的提问与应答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吸收能力。《纲要》明确要求教师要面向全體幼儿,在集體活动中,不仅每个幼儿要获得提问“量”的均等,更要让每个幼儿与教师形成有效互动,实现提问“质”的均等。教师们都有会这样的體会,把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向幼儿提出时,幼儿会出现几种情况:“吃得好”、“吃不好”、“吃不饱”、“我不吃”。要让每个幼儿获得机会质和量的均等,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转变提问的教师本位为关注回答的幼儿本位,运用一对一问答策略,智慧地对问题上延和下沉,适应不同幼儿的需求点,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寻求教育均衡。
一、适时点拨变“吃不了”为“吃得着”
在集體活动中,总有一些幼儿面对教师的提问常常是茫然的表情、无言以对的神态或是嗫嚅的话语,这些幼儿就是“吃不了”的幼儿,他们或不能理解教师的提问指向,或不知道该如何思考问题。很多时候,看着他们求助的眼神,出于尊重这些幼儿的考虑,教师会贴心地说一声:“你还没想好,请坐下吧。”这个方法能够暂时化解幼儿的尴尬,但久而久之,却使这些幼儿养成了懒散不思考的习惯,逐渐埋藏了幼儿的潜能。针对这部分幼儿,教师不能让提问流于形式,要通过下沉问题,有针对性降低问题难度,和他们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管道,让这些幼儿不仅获得发言的机会,更获得有效发言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抛砖引玉、巧妙的运用语言和體态语等提示、追问第二级子问题,将问题向下延伸,把问题点明一些、拨浅一些,引发这些幼儿的再一次思考。
1 点明:幼儿没有完全理解问题的含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