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草绳与童谣开展民间游戏
绳子,文化与游戏相结合,实地开展重意义,草绳与童谣共融合,游戏案例重开展,踩尾巴,炒豆豆,跳格子,跨海浪,民间游戏引思考,一日生活重渗透,民间游戏在区域游戏中的渗透,民间游戏在早操中的渗透,民间游戏在餐前活动,睡前散步中的渗透,农村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凌民幼儿园 张秦毓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不少优秀的民间故事都以童谣或儿歌的形式口口相传,还有的则结合各地的地域特点,逐渐演变成民间游戏。而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内,有以“搓草绳”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从幼儿的父辈甚至祖辈开始,“搓草绳”游戏便融合了浓浓的乡土气息,成为当地人与故土之间的“情感链接”。笔者结合乡村幼儿园支教的经历,根据特色教育资源——“草绳”游戏,以大班晨间活动作为主要的切入点,从实地开展意义、草绳游戏实施案例、民间游戏渗透思考以及农村教育特色走向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乡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具体实施提供创新路径。
文化与游戏相结合,实地开展重意义
笔者开展研究的园所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所教授的幼儿大都来自农村家庭。在幼儿所居住的村落中,草绳是能轻松获得的物品,并且幼儿的爷爷奶奶们掌握“搓草绳”这门传统手艺。幼儿在家庭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工艺,并在本园开展的园本课程活动中也有过实际操作。幼儿还曾亲身体验过,将秸秆通过手掌的搓揉变成一根根坚韧的绳子——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对草绳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这为后续游戏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民间游戏是地方文化和习俗的结晶,是通过感官参与的形式流传下来的集体活动,是一代代人传授给下一代有关“历史”的游戏“文本”。民间游戏还常常与当地的童谣以及儿歌结合起来,具有儿童哲学中的诗性美。这样的游戏孕于天地、诞于田野、植于心中,同时也充分满足了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游戏的内在需求。当然,民间游戏不会过度拘泥于规则,它能让幼儿充分感知独特的文化魅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增进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草绳与童谣共融合,游戏案例重开展
1.踩尾巴
游戏介绍:踩尾巴是一种常见的民间游戏,其规则简单,不限制人数,一般为二十名幼儿参与。在划定的区域内,十名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另外十名幼儿扮演猫和老鼠,其中一名幼儿扮演老鼠大王,一名幼儿扮演猫,其余幼儿扮演小老鼠,扮演老鼠大王的幼儿需在裤子的背后安装好一段拖至地面的草绳代表“老鼠尾巴”。在规定的十分钟时间内,扮演小老鼠的幼儿需要保护老鼠大王的“尾巴”,而扮演猫咪的幼儿需要尽快踩掉老鼠大王的“尾巴”,一旦超过时间,“猫咪”没有踩掉老鼠大王的“尾巴”,则算老鼠方获胜。一轮游戏结束后,参与游戏的幼儿与围圈的幼儿交换,两队轮流游戏。
游戏目标:了解游戏规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