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院管理面面观
行政管理体制,医生资格与职称,后勤保障信息服务高度社会化,一般不设门诊和大型药房,费用支付体制较健全,科室人力管理
德国卫生事业以社会健康保险制为基础,建立了由开业医生和医院服务为主体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德国是目前世界上医疗技术水平比较高、医疗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之一。全德有医院2000余家,术后康复医院1000多家,护理医院9000多家,门诊护理站10000多个,每万人拥有床位约70张,医生近50人,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在各类医院中,1/3属公立医院,是由政府、公共团体、社会保险机构提供资金创办,病床数约占全国总病床数的52%;1/3是由宗教慈善团体或各种基金会捐款创办的非营利性医院,病床数约占全国医院总床位数的35%;1/3是由私人独资或合资创办的营利性医院,病床数约占全国医院总床位数的12%。在三类医院中,公立医院所占比重最大,在国家医疗服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德国医院的收入来源于国家投入、法定健康保险和私人保险机构提供的保费,社会救济(教会、慈善机关捐款)等。政府或医院举办者一般仅局限于支持开办费用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医院日常的运行维持费用则来源于医疗保险机构。医院规模的扩大或大型设备的购置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医院经营者在这方面只有建议权,没有最终决策权。医保机构根据与医院上一年度达成的协议,拨付给医院经费,拨付的多少主要根据医院诊治病人所发生的实际费用。医保公司是非营利性的政府公益性机构,其宗旨是保证投保对象得到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因此经常会要求医院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比如自然疗法、健身美体等项目,以满足病人需要。德国医院的生存有充分的保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