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局之惑,变局之思
七、官员更迭。国家局及药审中心官员更替导致研发行业重新洗牌和调整。这个问题不用多说,但确实是影响研发的重要事件。
八、自查与核查。6月到8月的自查自纠,主动退回了2320件申请,是太多还是太少;代号“911”的国家局核查,一轮又一轮,目前已收回86张GMP证书,142家药品生产企业停产整顿。核查最终将把中国的制药业引向何处?
九、国际认证。中国的GMP被媒体讥为“形象工程”,ISO等也沦落为似乎给钱就办,国内的认证似乎也像全国牙防组一样不值钱了。于是获得国际认证成为了药企提升自身说服力的又一热点。从DMF、COS、到TGA,再到FDA,中国制剂海外发达国家注册蓄势待发,虽然有所进展,但2006年仍未有制剂通过FDA正式认证,进入美国市场,也许2007年我们会听到好消息。
十、外资与外包。国外医药巨头继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如诺华投资1亿美元在上海建研发公司、阿斯利康与药明康德合作,这必将会影响行业的格局;而上海张江、中关村研发外包已经形成一定气候,中关村研发联盟成立,研发外包日益增多和成熟。
行业巨变,中国医药人的出路在哪?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医药行业也开始了对应的“十一五”规划。未来五年的医药市场,既是增速最快的市场,同样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如何才能颠覆传统,经营未来,适应新的商业规则新的市场秩序,迎接中国医药产业20年来最大变革带来的挑战?是调整经营战略,还是创新营销手段?是坚守传统医药产品线阵地,还是向保健品、化妆品等边缘产业突围?是巩固医院药店等老战线,还是寻求第三终端市场蓝海?是要自建队伍深度分销,还是招商大包整合社会网络资源?此外,反商业贿赂重点将导向何处? GMP再度评审淘汰大潮如何应对?100万医药代理人是否会从此消失?此乃药企变局之际的诸多思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