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骨伤康复过程全面提速
康复应早期进行
“TP师”就是运动疗法治疗师,他们多由医院的理疗科医生担任。通过对患者伤情的了解,科学地为患者制订出系统康复计划。这些计划要通过TP师对患者的治疗和患者在TP师指导下的自主训练共同完成。通过健康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及感觉刺激诱发病侧瘫痪肌群的收缩;防止病侧肢体诸关节长期不动所致的关节活动受限、肌萎缩等并发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滞性;抑制异常的姿势和活动,缓解肌痉挛,促进肢体协调控制能力的恢复。康复锻炼一定要在TP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己盲目进行,以免按摩等治疗时操作不当引起痉挛。
用于康复锻炼的器械有平衡板、站立架、巴氏训练球、肋木、肩梯运动垫、楔形垫训练台、固定训练床、平行杠阶梯、手指阶梯分指板、坐姿矫正椅等数十种之多,锻炼计划因人而异。在空军总医院理疗康复科病房锻炼室,有的患者在平衡板上有规律地左右晃动着;有的在特制的“楼梯”样器材上行走锻炼;有的按照医生的指令,推动着一个直径大约1米,叫做“波巴氏球”的巨大球体;还有的做着各种平时我们生活中经常做的动作,比如开关灯、拿细小的物品、按规定码放小木块、开锁等上百种锻炼。一位即将出院的48岁脑出血术后的患者正在运动治疗室平衡板上进行自主锻炼,这是一块放在一个双杠之间的地上,犹如纵行剖开的一段原木,剖开面向上的特殊器材,因外伤后造成步态不稳的人站在上面,双脚左右交替用力,可以有效地锻炼平衡功能。TP师介绍说:这位患者脑出血手术后,出现了偏瘫、步态不稳等症状。如果出院慢慢恢复,患者可能需要几年才能康复并自理生活,有时甚至难以恢复。他转入康复科后,TP师针对他的病情,制订出“由TP师对其肢体进行按摩、理疗,通过功能锻炼器材进行系统治疗和自主锻炼相结合”的康复计划。经过17天的系统治疗和锻炼,他已经实现了生活自理的目的。现在,他正在按照TP师的要求,完成必须进行自主功能锻炼等作业。通过这些系统锻炼,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TP师认为,康复应早期进行,要系统化,越早,机体功能恢复越好。所谓早期康复是指病人在患病后,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一般l周内大都可以进行康复训练。脑出血病人则在病后10~20天左右开始。
康复护理有哪些形式
专家介绍,加强康复医学宣教,使护理人员明确康复护理早期实施于临床护理的重要性,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护理方法除了基础护理中的一些方法及手段外,康复护理更注重通过各种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来提高或改善病人的功能水平。护士的作用是指导和监督,把帮助降低至最低水平,即护士给予最少的帮助,病人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各种活动,病人由主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临床护理工作与康复护理是相辅相成,在时间上,治疗与康复并进,在效果上临床实施早期护理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
为了适应康复护理的需要,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立康复科或康复病室,创造与功能障碍性质相适应的病房设施。对不同种类残疾者对病室环境又有不同要求,乘坐轮椅患者病床间距大于1米,门宽1米,不设门槛,病床与轮椅高度相等,通常为1.3米,以利于轮椅移动或体位转移,各种开关、门把手低位置,床头可装拉手等。语言障碍者应尽量不安排同一病室,以免影响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及语言训练的机会,视觉障碍者病室应避免地面的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要合理、整齐等,并根据不同患者康复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措施。
康复护理需要实用性的支持与病人的密切配合,应教会病人与家属一些基本的康复护理手段,这样既可巩固康复疗效,又可以为病人早日回归家庭打下良好基础,出院前的护理指导也很重要。总之,临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是十分必要、可行的,它既可使病人在功能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又可防止二次损伤,从而提高病人的自我照料能力,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老人骨伤康复的特殊性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易骨折,且因特定的生理特点,骨折愈合慢。又因活动不便,卧床时间长,易合并并发症而影响愈合,导致心理问题发生,制约伤后康复。因此,加强其伤后康复指导,不仅对骨折愈合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远期康复同样具有深远影响。临床实践认为:在医生护士的配合下,从入院始,通过采取心理康复与功能康复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其致伤原因,不同伤期、心理特点、文化程度、卫生知识水平、家属的态度、居住环境以及经济状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住院康复与出院指导,合理实施,收到满意效果。
心理学家们认为,良好的积极的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志。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下肢骨折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舒适及生活质量,而且同时也有碍于骨折的康复。
老年人由于意外致伤必造成心理问题发生,加之老年人特定人格又可影响其心理状态。鉴于以上问题,我们采取问卷法,面对面交谈法及临床观察等形式,首先判断出患者现存的或以后预测的心理问题,制定的每一时期的心理治疗与护理计划,随时修改,补充完善。如创伤的刺激,患者安全感强烈,往往影响其伤后功能锻炼。此时可采取现身说教法或进行医护患面对面交谈,反复说明锻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进行耐心的锻炼指导,以增强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产生积极的态度。
焦虑与抑郁心理是老年骨折患者常见的情绪障碍。由于某种原因,骨折部径修复后,虽然进行一定的功能锻炼,然恢复缓慢。此时患者表现唉声叹气,不断触摸伤肢,锻炼不主动或放弃。严重者可导致失眠,不思饮食。对这些患者我们采取放松训练法对其治疗,并进行康复知识的宣教,同时调整锻炼方法,增加指导次数。从而改变对骨折的认识,增强对功能恢复的信心。消除焦虑与抑郁心理。
不能过度依赖医护人员
有些老年人,由于在伤后已适应了依赖于医生护士的治疗与护理以及家属的照顾,对自己本能料理的生活也不去做,乃至不能克服功能锻炼中所遇到的困难。此时,要采取自我调适的方法。在热情,耐心和细致的治疗护理中,帮助、启发和指导患者尽可能进行自我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解除其顾虑。增强自信心,发挥自我护理的能力。其次在患者出院前,还要对其假拟出各种心理问题,在护士的指导下,让患者本人与家属共同制定心理护理计划,进行相应的自我调适训练,尤其对家属交待护理技巧,达到住院、出院心理康复系列化,让患者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
定时复查很重要
功能康复是从骨折对位固定起即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可按骨折愈合各期进行相应锻炼。
伤后2~3周内,骨折部形成肉芽组织,但骨折仍有一定弹性的成角活动,骨痂尚未形成。锻炼的原则是关节不活动,主动或被动活动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如握拳,屈伸指(趾),股四头肌锻炼以及按摩等。
伤后3~6周,骨折端较稳定,应鼓励其积极活动,可做较大幅度的关节活动,原则是循序渐进。如指导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膝、髋关节运动,小腿骨折患者,可由患者双手托住小腿中段上下搬动伤肢锻炼等。锻炼过程中,无论做任何关节活动,均以各关节的功能位为中心逐渐扩大活动度,并以无痛或微痛,锻炼结束后痛即消为宜。
伤后9周左右,骨折部一般愈合牢固。关节活动范围趋于正常,但还需进行全面的肌肉与关节锻炼。并在医生与护士的指导下,弃掉外固定或支具锻炼。进行举物或下蹲活动,逐渐恢复肢体功能。但是,有的骨折后期,由于某种原因所致关节功能障碍,此时还需进行相应的关节修复手术及康复指导。
以上各期间的功能锻炼均应为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相结合,制定相应的锻炼方法与时间,并在医生和护士的示范、陪伴下进行,随时检查效果,定期评定。其次,在出院前对家属及患者进行各期功能锻炼的指导,制定详细的锻炼计划和程序,评价指标,定时复查和定期随访也是十分重要的。
早介入康复治疗避免后遗症
传统观念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也就是说骨折病人要以静养为主,这种做法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吗?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和受伤部位固定时间过久,会引起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等后遗症,从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除摔伤后直接破坏骨关节的正常结构外,在治疗的过程中,长时间不运动,把关节固定在一个位置,有可能造成关节或组织的粘连和挛缩,导致关节僵化、畸形等,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留下后遗症,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而早期锻炼、及时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则可以减少或杜绝这些后遗症。建议骨折或关节病变的患者,手术后应及早介入康复治疗,这是预防关节僵硬的重要时机。一方面,骨折后进行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功能训练,采取固定与活动相结合等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有利于维持关节本来的活动范围,更好地消除创伤及固定的不利影响,最大范围降低骨关节功能障碍;另一方面,在骨关节置换手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肢体运动,可以增加骨骼的硬度、密度和韧性,减少骨骼的脆性,增加手术的成功几率和手术安全性。, http://www.100md.com(铭 宇 艾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