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别让乱花迷人眼
老年保健品陷阱多
4月的一天,浙江省桐庐县城的郁大妈向县工商局投诉说,有人在桐庐某山庄开课,她花了1.3万元钱买了18盒名为“脑心舒”的保健品,说有降血脂、血压的功效,可拿回去仔细一看,说明书上并没有写他们所说的功效,明明是骗人的。听说他们第二天还有个讲座,希望工商人员帮忙把东西退还回去。
接到投诉后,桐庐工商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该山庄,但并未发现这批人员的踪迹,据山庄工作人员称,这批销售人员已经走了。
后经郁大妈回忆:之前,她在县城大街上接受了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免费测量血压体检,得知这段时间自己的血压有点偏高,穿白大褂的人告诉她第二天早上在山庄有个健康讲座,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健康专家来授课,会上还有很好的降血脂、血压的保健品促销,机会难得,有兴趣的话到时候会有汽车来接她们一起去参加。郁大妈就按他们的要求填了一张“听课进场证”。
, http://www.100md.com
按照听课证上的时间,郁大妈如约坐他们的车来到了山庄,会场上听课的人确实不少,有好几十个,黑压压一片。听台上“健康专家”讲了一大堆健康知识,介绍了他们带来的“最新降血脂、血压”的产品“脑心舒”的作用后,就听健康专家说“脑心舒”数量有限,特价每盒700元。很多老人抢着买,郁大妈也买了两大袋。当时,郁大妈身边钱不够,健康专家的“助手”还特地用汽车将郁大妈送到银行取钱,又送郁大妈到家附近的马路口。回家后,家人看过这批东西才发现被骗了。
经了解,“脑心舒”有片剂和口服液两种产品,目前市场上只有“国药准字号”的药品,它主要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有滋补强壮、镇静安神的作用,市场价每盒也不过几十元钱。郁大妈买的所谓的“脑心舒”保健品很有可能是假的产品。经查看,郁大妈提供的收据上连什么单位也无法看清楚,执法人员断定这单位名称也是假的。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郁大妈这种事儿还真不少,一些人打着免费检查、免费试用产品、免费听健康讲座等方式,把老年人召集到一起,然后鼓吹自己的产品“能治百病”。有的推销“磁疗椅”,有的推销“饮水机”,有的推销床上用品。“医疗器械”和“保健品”鱼龙混杂,让人真假难辨,无论能不能治病,有的干脆直接宣传能够治病,有的则利用文字打擦边球,称“具有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桐庐县工商分局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老年人容易受骗上当,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正规的健康消费渠道及老年人健康消费知识较为贫乏,加上老年人中的绝大多数备受高血压、失眠、心绞痛、心慌胸闷等各种疾病的折磨,销售者都是迎合老年人的心理,同时保健品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执法体系不够完善,也让这些销售者钻了空子。
老年人屡屡踏入保健品消费陷阱,其实与其治病求医心切和缺乏必要的知识有很大关系。所以,工商人员提醒广大老年朋友,有病应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不要去参加来路不明的公司或健康协会的健康讲座和各种各样的集会,不要相信所谓的“专家”或“教授”把保健品吹嘘成有药品的功效,不要贪图小便宜拿赠送礼品,以免受骗上当。
街头保健品促销不可信
养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受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商贩便对其销售的产品进行夸大宣传、诱导消费者,严重混淆食品、药品的功能功效。为使消费者更加相信并购买其产品,一些养生店还聘请所谓的退休老中医“坐堂把脉、对症下药”,误导消费者放心购买,具有较强的蒙蔽性、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正确识别,理性地消费保健食品,购买时谨防被忽悠。
, http://www.100md.com
正康连锁大药房韩总介绍,一些不法保健食品推销商针对一些市民求健康心切的心理,在一些公共场所,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对象,以专家讲座、健康知识报告会等形式进行集会,宣传销售保健食品。会上大多夸大宣传产品功效及疗效,引诱中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食品,一个“疗程”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使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受骗,在心理上、经济上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
据了解,在不法商家采取的促销手段中,最常见的是免费陷阱。一些推销人员身着白大褂,以医生的名义为老年人“看病义诊”,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血压、血糖等常规检查后,就“诊断”出患有某些“疾病”,服用某种保健食品能治病,再用半买半送的所谓优惠来诱惑老年人;有的以公司周年大庆之名,组织老人参加免费游玩,吃玩之后,就向老人们推销起保健品,说产品功效如何神奇,现在正在促销,可以优惠多少钱,一些老人不免心动,自愿花高价购买这些保健品。还有的推销商雇托宣传,请来所谓的专家、学者、权威人士介绍产品的“特殊疗效”,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或假冒患者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疗效等,欺骗消费者。
, 百拇医药
执法人员表示,高价保健品之所以容易被消费者追捧,主要是因为商家在宣传时总是在半明半暗中进行,造成监管不力;大多数人被各种老年病或慢性病疾病困扰。在多年医治无效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试试看的心理,商家便投其所好,将消费者拉去体验;大多数人对相关知识和概念缺乏了解,因而给了商家偷换概念的机会;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工作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子女无暇顾及父母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过着寂寞无助的生活。商家便投其所需,用甜言蜜语,博得老人的信任、依赖;商家也利用一些老年人爱占小便宜的心理,推出一些如免费赠送、免费午点等促销手段,吸引这些人前往。
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不要相信广告里的绝对性用语,不要轻信他人食用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不能轻信打着“免费”健康体检或“义诊”的幌子实则销售保健食品甚至普通食品的经营行为。对保健食品一定要有个科学理性的认识,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更不是什么治病的灵丹妙药,有病一定要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或合理使用保健品,以免耽误病情。
要理性消费
, http://www.100md.com
都说送礼流行送健康,不过保健品市场的问题似乎也不少。花花绿绿的保健品礼盒又被摆上大超市、小商店最显眼的地方。商场里随处就能碰上这样的购买者。
张先生笃信保健品的保健作用:买了一盒给家里老人吃了还行,准备多买几盒,还是得靠试用,少买一点,如果效果好的话然后再多买,一般都是去一些规模大一点的地方。
张先生算是较为理性的消费者,至少在购买时会注意产品质量,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如此理性。中消协和中国保健协会就给那些不够理性的消费者提出了保健品消费建议。提醒消费者对宣称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食品要予以警惕和拒绝,在食用保健品时,要充分读懂功能,正确使用。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会长张大超建议,食用方法要合理,消费者食用保健食品应首先确认自身符合该产品的“适宜人群”,严格按照食用方法和食用量食用。
这是一个全民讲养生的年代,在吃饱穿暖后,人们开始在意自己的健康,商家们是不会错过这个赚钱的机会的。相关统计显示,近10年,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保持了超过20%的增长率。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商家们开始变着花样的端出五花八门的新产品,不负责任的各类广告让中国男人全体肾亏了、中国老人全体缺钙了,中国儿童也集体缺锌了。
, http://www.100md.com
张先生就对保健品的广告颇有微词:现在的保健品广告太多了都让人不相信。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张永健认为,虚假和夸大宣传正是保健品行业最突出的问题,特别从市场上来看,现在大家反映比较突出的就对于营销的方式、方法和宣传的问题,我们知道保健品的销售它可能不同于一般的销售,因为保健食品往往具有一些特定的功能,怎么能够向老百姓客观地,实事求是的介绍这些功能而不是夸大的宣传,甚至于无中生有的宣传,我们也看到,有许多消费者反映,经常受到不实宣传和夸大宣传的困扰,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够使保健食品的市场更加趋于良性,趋于理性。
浮夸,甚至无中生有的宣传已经开始让人反感。刚结婚的小梁和小李打算给父母送一些礼品,面对满眼的保健品,他们毫不动心:市面上太多了,种类也多,品牌也多,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信赖的,家里人老觉得吃什么也不如食补。
对于这部分消费者,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的观点或许也值得参考:之所以说没效果就是不该吃的人吃了,就好像一个海绵,干的海绵你给水它马上就有效果,消费者也会说这个东西管用,但海绵是湿的你还给他吃,消费者说不管用,因为保健品毕竟跟药不一样,它没有那么大劲儿,我就认为保健品就跟马路上有一个裂隙,有一个小坑,保健品就负责给裂隙腻上,小坑填上,省得时间长了以后得大型机械化施工。, 百拇医药(李立国)
4月的一天,浙江省桐庐县城的郁大妈向县工商局投诉说,有人在桐庐某山庄开课,她花了1.3万元钱买了18盒名为“脑心舒”的保健品,说有降血脂、血压的功效,可拿回去仔细一看,说明书上并没有写他们所说的功效,明明是骗人的。听说他们第二天还有个讲座,希望工商人员帮忙把东西退还回去。
接到投诉后,桐庐工商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该山庄,但并未发现这批人员的踪迹,据山庄工作人员称,这批销售人员已经走了。
后经郁大妈回忆:之前,她在县城大街上接受了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免费测量血压体检,得知这段时间自己的血压有点偏高,穿白大褂的人告诉她第二天早上在山庄有个健康讲座,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健康专家来授课,会上还有很好的降血脂、血压的保健品促销,机会难得,有兴趣的话到时候会有汽车来接她们一起去参加。郁大妈就按他们的要求填了一张“听课进场证”。
, http://www.100md.com
按照听课证上的时间,郁大妈如约坐他们的车来到了山庄,会场上听课的人确实不少,有好几十个,黑压压一片。听台上“健康专家”讲了一大堆健康知识,介绍了他们带来的“最新降血脂、血压”的产品“脑心舒”的作用后,就听健康专家说“脑心舒”数量有限,特价每盒700元。很多老人抢着买,郁大妈也买了两大袋。当时,郁大妈身边钱不够,健康专家的“助手”还特地用汽车将郁大妈送到银行取钱,又送郁大妈到家附近的马路口。回家后,家人看过这批东西才发现被骗了。
经了解,“脑心舒”有片剂和口服液两种产品,目前市场上只有“国药准字号”的药品,它主要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有滋补强壮、镇静安神的作用,市场价每盒也不过几十元钱。郁大妈买的所谓的“脑心舒”保健品很有可能是假的产品。经查看,郁大妈提供的收据上连什么单位也无法看清楚,执法人员断定这单位名称也是假的。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郁大妈这种事儿还真不少,一些人打着免费检查、免费试用产品、免费听健康讲座等方式,把老年人召集到一起,然后鼓吹自己的产品“能治百病”。有的推销“磁疗椅”,有的推销“饮水机”,有的推销床上用品。“医疗器械”和“保健品”鱼龙混杂,让人真假难辨,无论能不能治病,有的干脆直接宣传能够治病,有的则利用文字打擦边球,称“具有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桐庐县工商分局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老年人容易受骗上当,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正规的健康消费渠道及老年人健康消费知识较为贫乏,加上老年人中的绝大多数备受高血压、失眠、心绞痛、心慌胸闷等各种疾病的折磨,销售者都是迎合老年人的心理,同时保健品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执法体系不够完善,也让这些销售者钻了空子。
老年人屡屡踏入保健品消费陷阱,其实与其治病求医心切和缺乏必要的知识有很大关系。所以,工商人员提醒广大老年朋友,有病应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不要去参加来路不明的公司或健康协会的健康讲座和各种各样的集会,不要相信所谓的“专家”或“教授”把保健品吹嘘成有药品的功效,不要贪图小便宜拿赠送礼品,以免受骗上当。
街头保健品促销不可信
养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受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商贩便对其销售的产品进行夸大宣传、诱导消费者,严重混淆食品、药品的功能功效。为使消费者更加相信并购买其产品,一些养生店还聘请所谓的退休老中医“坐堂把脉、对症下药”,误导消费者放心购买,具有较强的蒙蔽性、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正确识别,理性地消费保健食品,购买时谨防被忽悠。
, http://www.100md.com
正康连锁大药房韩总介绍,一些不法保健食品推销商针对一些市民求健康心切的心理,在一些公共场所,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对象,以专家讲座、健康知识报告会等形式进行集会,宣传销售保健食品。会上大多夸大宣传产品功效及疗效,引诱中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食品,一个“疗程”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使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受骗,在心理上、经济上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
据了解,在不法商家采取的促销手段中,最常见的是免费陷阱。一些推销人员身着白大褂,以医生的名义为老年人“看病义诊”,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血压、血糖等常规检查后,就“诊断”出患有某些“疾病”,服用某种保健食品能治病,再用半买半送的所谓优惠来诱惑老年人;有的以公司周年大庆之名,组织老人参加免费游玩,吃玩之后,就向老人们推销起保健品,说产品功效如何神奇,现在正在促销,可以优惠多少钱,一些老人不免心动,自愿花高价购买这些保健品。还有的推销商雇托宣传,请来所谓的专家、学者、权威人士介绍产品的“特殊疗效”,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或假冒患者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疗效等,欺骗消费者。
, 百拇医药
执法人员表示,高价保健品之所以容易被消费者追捧,主要是因为商家在宣传时总是在半明半暗中进行,造成监管不力;大多数人被各种老年病或慢性病疾病困扰。在多年医治无效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试试看的心理,商家便投其所好,将消费者拉去体验;大多数人对相关知识和概念缺乏了解,因而给了商家偷换概念的机会;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工作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子女无暇顾及父母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过着寂寞无助的生活。商家便投其所需,用甜言蜜语,博得老人的信任、依赖;商家也利用一些老年人爱占小便宜的心理,推出一些如免费赠送、免费午点等促销手段,吸引这些人前往。
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不要相信广告里的绝对性用语,不要轻信他人食用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不能轻信打着“免费”健康体检或“义诊”的幌子实则销售保健食品甚至普通食品的经营行为。对保健食品一定要有个科学理性的认识,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更不是什么治病的灵丹妙药,有病一定要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或合理使用保健品,以免耽误病情。
要理性消费
, http://www.100md.com
都说送礼流行送健康,不过保健品市场的问题似乎也不少。花花绿绿的保健品礼盒又被摆上大超市、小商店最显眼的地方。商场里随处就能碰上这样的购买者。
张先生笃信保健品的保健作用:买了一盒给家里老人吃了还行,准备多买几盒,还是得靠试用,少买一点,如果效果好的话然后再多买,一般都是去一些规模大一点的地方。
张先生算是较为理性的消费者,至少在购买时会注意产品质量,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如此理性。中消协和中国保健协会就给那些不够理性的消费者提出了保健品消费建议。提醒消费者对宣称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食品要予以警惕和拒绝,在食用保健品时,要充分读懂功能,正确使用。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会长张大超建议,食用方法要合理,消费者食用保健食品应首先确认自身符合该产品的“适宜人群”,严格按照食用方法和食用量食用。
这是一个全民讲养生的年代,在吃饱穿暖后,人们开始在意自己的健康,商家们是不会错过这个赚钱的机会的。相关统计显示,近10年,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保持了超过20%的增长率。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商家们开始变着花样的端出五花八门的新产品,不负责任的各类广告让中国男人全体肾亏了、中国老人全体缺钙了,中国儿童也集体缺锌了。
, http://www.100md.com
张先生就对保健品的广告颇有微词:现在的保健品广告太多了都让人不相信。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张永健认为,虚假和夸大宣传正是保健品行业最突出的问题,特别从市场上来看,现在大家反映比较突出的就对于营销的方式、方法和宣传的问题,我们知道保健品的销售它可能不同于一般的销售,因为保健食品往往具有一些特定的功能,怎么能够向老百姓客观地,实事求是的介绍这些功能而不是夸大的宣传,甚至于无中生有的宣传,我们也看到,有许多消费者反映,经常受到不实宣传和夸大宣传的困扰,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够使保健食品的市场更加趋于良性,趋于理性。
浮夸,甚至无中生有的宣传已经开始让人反感。刚结婚的小梁和小李打算给父母送一些礼品,面对满眼的保健品,他们毫不动心:市面上太多了,种类也多,品牌也多,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信赖的,家里人老觉得吃什么也不如食补。
对于这部分消费者,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的观点或许也值得参考:之所以说没效果就是不该吃的人吃了,就好像一个海绵,干的海绵你给水它马上就有效果,消费者也会说这个东西管用,但海绵是湿的你还给他吃,消费者说不管用,因为保健品毕竟跟药不一样,它没有那么大劲儿,我就认为保健品就跟马路上有一个裂隙,有一个小坑,保健品就负责给裂隙腻上,小坑填上,省得时间长了以后得大型机械化施工。, 百拇医药(李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