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2年第17期
编号:12301044
师生是与非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2年第17期
     自古以来师者如父,教师一直被放在一个很崇高的位置上。老师手里握着的不只是粉笔,还有每个学生不一样的未来。

    学生打老师,谁是谁非

    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中,都明确规定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多数地方教育局出台的文件中,禁止体罚的规定被进一步明细化。当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法律的保护之后,似乎学生变得“猖狂”了。不断有学生辱骂、殴打老师的新闻出现,如此是不是也要相应出台法律,禁止学生打骂老师呢?显然无论是体罚学生还是打骂老师,这两种现象只有法律的约束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某中学物理教师刘某出于对学生关心负责,将学生张某经常旷课的事实与张父母沟通,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思想工作。其父母得知儿子在学校违纪的事情后,及时找儿子谈话,进行批评教育。张某不但不改正缺点,反而滋生了对刘老师的不满情绪。张某纠集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有预谋地闯到学校闹事。2006年12月29日下午2时许,刘老师去上课途中突然被五六个年轻人围住,按倒在地用拳猛击,并用匕首致刘某重伤住院。

    像刘老师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学生因不跟老师向家长告状而恐吓殴打老师的现象很常见,尤其是初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浮躁期,对老师把学校的问题反映给家长的行为很是反感,从而产生敌视老师的心理。绝大部分的老师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地,学生不服管,向家长汇报又会遭到学生的报复,很多老师感叹,这老师越来越难做,有时候两面不是人。老一辈的人称呼老师为“教师爷”,对教师的尊重程度可见一斑,但是现在到底谁是“爷”?

    2009年3月19号的早晨5点多钟,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中三十二班的班主任陶老师像往常一样,早上5点钟就赶往学校,在路上遭到几个人的殴打。陶老师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被打倒在地,歹徒下手很重,右臂粉碎性骨折,颅骨粉碎性骨折,造成陶老师昏迷,幸好被学校的两位老师碰到制止,歹徒才收手逃跑。后来经调查,歹徒是陶老师班中的一个女生找来的人。原因很简单,这个女学生因为违反了校纪,被老师严厉批评;另有说法:因违反校纪,被开除,所以对其班主任怀恨在心。事发后这个女生和家长对陶老师恶语中伤,到处宣扬陶老师对该女生图谋不轨。

    事出必有因,陶老师的遭遇让人同情,但也应该让一些老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会说,简单粗暴的方法很有效。其实不然,这种手段只是适用于一些个别的男生,万不可用在女生身上。青春期的女生敏感而且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容不得任何攻击。学生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很大程度上他们没有反抗和自我生存的能力,需要得到学校和家庭的保护。但是当他们遇到的不是外界危害而是自身矛盾时,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犯错的事情,摆正态度,及时引导扶正。

    正确引导人生方向

    孩子一出生面对的不是老师、学校,而是父母和家庭,家长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当孩子踏入学校,离开家的时候,才能验证父母的启蒙教育是否正确。孩子在学校犯错,在批评引导无效的情况下,作为老师有义务和权利通知家长,但是作为家长如何处理就在于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了。

    何老师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初次带班就碰到了一个“刺头”,该学生上课不听讲,总是爱拿笔戳前面女生的后背,何老师多次制止,但是该学生屡教不改。何老师只好通知了这名男生的父亲。没想到该生的父亲到达学校之后对其便是一顿拳打脚踢,在众老师的极力劝阻下才平息。但是这名男生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恶狠狠地瞪了何老师一眼。虽然该学生上课老实了,但是依旧不听课不学习,何老师最初的教育目的并没有达成。

    部分家长坚持“棒棍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犯错就打,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惧怕和反抗父母,而不是心甘情愿的接受和承认自己的错误,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越走越弯。在学校里犯错的大部分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疏忽或者不正确,导致学生在学校出现违纪和反抗的表现。

    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学新年伊始的开学第一周就连续发生3起教师挨打事件。开学第一天也就是2010年3月1日,初一某班班主任,在为一个转入该校的学生办理报名手续时,因言语不和与该学生及其家长发生冲突,该学生和其家长联手暴打该老师。紧接着第二天,初一某教师在上课时与一男学生发生冲突,该男生当场掌掴老师耳光四五下,然后神态坦然地回座位就坐。3月5日,开学第五天,高中某班主任正在所带班级上课时,因一屡教不改的学生再次上课迟到,并不打招呼闯入教室后,班主任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该学生恼羞成怒,双手掐脖将该女老师推至黑板,差点导致老师窒息休克!

    在以上案例中的父子看起来倒是很同心,一起殴打老师,果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只是这种事情上面的齐心同力,也正是揭示了该家庭的教育缺陷。其实老师的学校教育只是对孩子人生方向的扶持,在学校只是要学习生活礼节和生存方法,真正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是要父母去灌输,人生方向还是靠父母定位和引导。

    应试教育下的书呆子

    记者路过一个小学,小学的墙上画着各种体育竞技的图画,并且写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禁哑然失笑。想起小时候因为期盼着上体育课,天下雨了一群孩子还在雨里等着体育老师来;每次学校来检查,学生们总是很兴奋,终于可以正常地上体育和美术课了;每当问老师为什么不上那些课啊,老师总是说,将来考大学又不考这些,是为了你们的将来。其实老师说的对,我们上学就是为了一个好的未来,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人生,只是我们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必须考好试,否则一切免谈。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我们的课程安排,也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选择。很多人上完大学出来找工作,发现在学校里学的,在工作时根本就用不到,原来上学只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学习生存技能。在应试教育下,很多人念书念成了书呆子。一些高等学府的高材生们竟然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每个月甚至每半年将积攒的衣服拿回家让父母洗。他们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厚厚的眼镜下,只是一个读书的机器。

    从小学到高中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帮助学生形成价值观,也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家长总是苦口婆心地说,学好习就行,别的你不用操心。就这样什么也不操心地去学习事先规定好的课本教材。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很少有人去思考为什么学这些东西。进入大学后学生要靠自主学习,这时问题就来了,一直以来什么都不操心的学生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到底想学什么,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

    国内的教育体制与中华的历史文明是分不开的。上下五千年,我们一直都是在学习“方块”,做人要方方正正,刚直不阿;学习要也是死记硬背;就连我们的字也是方块字。我们崇尚的就是“方正”,一直以来“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些规矩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和创新。但是也是这些规矩才成就了中华璀璨的历史文明。我们所学习的不实用的刻板知识却恰恰是我们填充,人生的主要原料。也正是这种教育体制下,才会出现目前社会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种种矛盾。由于科技和信息的发达,学生接触到社会越来越早,导致了学生的思想会被社会上的一些风气所影响,对老师产生质疑和反抗。

    重拾尊师重道

    《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古人对老师是十分尊重的,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渐渐地却失了这个传统美德,在感慨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为什么老师的地位会一落千丈?究其原因,除社会风气外,老师的素质良莠不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老师除了自己会知识,还要会教知识,除了自己会做人,还要教学生做人。但是很多老师却做不到这两点,自己懂的知识教不出来,不懂做人如何教的了学生做人。如果教师想要重拾尊严,就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重要的不只是学问,还有人品。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老师都能做到让学生敬畏崇拜,让家长尊重,那么学生打老师的现象自然不会再出现,老师这个行业也会重新被定位。师生关系已经不再是是非之分,而是整个社会所折射出的问题,也是错误道德观下衍生出的“次生灾害”。只有重拾尊师重道,老师和学生才会有和谐的关系,校园才会恢复到原本的安静和纯洁。, 百拇医药(谢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