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313
编号:13726003
中国医生,非常棒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313
     数字说背景

    50年——1963年,我国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奔赴埃塞俄比亚。50年来,1.8万多名中国医疗人员远涉重洋,为65个国家和地区的2.6亿人次带去健康和友谊。

    862名——1973年,河南省开始承担援外医疗队组派任务,40年来累计派遣援外医疗队42批,医疗队员862名。

    17抗——1978年,南阳市第一名医务工作者加入河南省援外医疗队,拉开南阳援外医疗工作的序幕。35年来,该市16家医疗单位派出40名白衣使者,分17批次到非洲救死扶伤。

    4人——在南阳市卫生局的支持下,本刊特派“2013中国健康新闻观察记者走基层”采访组抵达河南南阳,采访了该市不同年代的4名援外医疗队员,听他们讲述南阳白衣使者和非洲黑人朋之友间的故事。

    带去健康——一句真诚谢谢,传递中国骄傲
, 百拇医药
    在李玉东过往30余年的从医生涯里,有两年的时光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我国第8批援助赞比亚医疗队队员,1992年至1994年,他历经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援外生涯。

    “去那年,我34岁,孩子才6岁。”6月2日,南阳市中心医院院长李玉东忆起往事时感慨万千,“但这件事儿关系国家信誉,必须义无反顾。”虽然去之前,他和队友历经半年外语培训,但能否在陌生的国度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这名南阳内科专家当时并没有太多底气。

    赞比亚属于非洲大陆典型的缺医少药国家,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病和产科急症高发。没有心电图机,他依靠听诊器为心脏病患者诊疗;缺少静脉液体,他自制口服糖盐水,让高热脱水病人转危为安……依靠“单词+比划”的中国式英语,凭借丰富经验和治疗技术,来自南阳的“doctor李”,备受当地人尊重。

    一位70多岁的黑人农场主感染疟疾,高烧不止,昏迷不醒。为救人于危难,李玉东用国内带去的以防不测时用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使农场主转危为安。“后来,这位农场看见中国人就说,‘Chinese doctor,very good(中国医生,非常棒)’,哈哈”!李玉东开心地竖起大拇指回忆。
, 百拇医药
    和他一样,眼科专家王绪保也因精湛的技术,被誉为“真正的光明使者”。

    作为我国援助厄立特里亚第2批医疗队员,王绪保2001年至2003年随队援非。2001年9月的一天,他刚走下手术台,得知一根一米多长的钢筋斜行穿入一名黑人儿童头部后,从左眼球穿出。情况万分危急。来不及吃午饭,在外科医生的协助下,他又连续做了3个小时的手术,将那个孩子从死神手中拉回。而这次手术,也被厄立特里亚电视台全程报道。“谢谢中国医生救了我儿子。”电视里,孩子的母亲泪流满面,重复着这句话。

    像李玉东、王绪保这样,35年来,南阳市16家单位派出的40名医疗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凭精湛技术和高尚医德,创造了许多起死回生的传奇,为祖国援外事业赢得了荣耀。

    写满乡愁——一捆航空信件,寄托思念之情

    整整两年间,远离祖国,告别亲人,背井离乡。想家,是所有受访医疗队员的真切感受。76岁的朱德荣是我国第3批援赞医疗队队员。1982年,作为儿科大夫的她到赞比亚时,已47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 百拇医药
    “出发前,父亲突然病重。”6月1日,忆起往事,这位南阳卫校的退休医生难抑自责之情,“忠孝不能两全,我必须走。”那时,电话还是稀罕物,更别说越洋电话。每个月,医疗队的信件交由中国驻赞大使馆的专门信使,统一寄回国内。到赞后,她赶紧给家人写信,询问父亲病情。两个月后,回信寄来:她出国半个月后,父亲就离开人世。

    如朱德荣一样,受访的队员家中,都保存着一捆边缘印有红蓝白图案的航空邮件。“报喜不报忧”,是这些邮件遵守的原则。“母亲生病住院,家人遇到困难,都不告诉我。”朱德荣说,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她的一些队友回国后,才发现亲人少了一个。

    通讯的困难,是早期援外队员面临的难题。李玉东回忆,国内和非洲有时差,晚上正在楼上睡觉,楼下的电话突然响起,队员们都光着脚丫子往下跑,那是“家里来电话了”。不管是谁家来了电话,匆匆聊几句后,队员都会交代家属,“给其他队员家捎个信儿,在这儿都挺好的。”

    为了排解思乡的苦闷,闲暇时,队员们常常凑在一起,一遍一遍地看从国内带去的电影和电视剧的碟片,听听那亲切的汉语。以至于后来,“不开声音,只看口型,就知道说的是哪句中国话”。
, 百拇医药
    身在异乡的那两年,祖国从未忘记他们。

    朱德荣在赞比亚时,受到过数位国家领导人的接待。在她视为宝贝的泛黄老照片里,有两张她笑盈盈地和时任国家领导人握手的照片。

    除此之外,令队员们欣慰的是,想家的日子里,幸好有友谊相伴。

    友谊永存——一段跨国情谊,留下生命体悟

    6月1日,39岁的南阳医专国际教育学院女教师秦彦,刚给一位非洲朋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从2011年回国,我们之间的邮件就没断过。”作为我国第15批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的队员,秦彦是队里的翻译。

    工作的特殊性,让她的回忆里,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当地人经常邀请我们去家里喝咖啡,给我们做他们最爱吃的英吉拉(当地主食)。”秦彦用鼠标点击着电脑上她和黑人朋友的一张张照片介绍,“这位是服装店的店员,这位是我们治好的患者……每一张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 百拇医药
    除了担当翻译工作,宣传中国文化也是她顺便捎带的义务之一。她到当地的汉语学校义务给黑人孩子教汉语,托朋友从国内带去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书籍,送给埃塞俄比亚的高层官员。

    “援外经历,注定影响一生。”这位美丽的大学女教师说,当在埃塞乡下看到因病失去双足的少年,她瞬间就明白了“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穿时,还有人没有脚”的含义。“心怀感恩,体谅他人,方能拥抱幸福。”她说,回国后,对任何事儿,她都淡然和从容了许多。

    援外生涯留给李玉东的,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在赞比亚,作为保健医生,他曾随我国政府代表团,查看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修复。在坦赞交界处的中国专家公墓,一排排刻着中国字的墓碑,深深震撼了他的内心。那里,长眠着数十位在坦赞铁路建设中殉职的中国人。

    “那些远离祖国和亲人的同胞,再也无法重踏故土,再见亲人。”这位54岁的院长双眼湿润了,“异国青山埋忠骨,往昔峥嵘今犹酣。和他们相比,我们能活下来,能回到家乡,当时实属幸运之辈,今后应做努力之人。”, 百拇医药(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