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313
编号:13724430
荆利斌,悠然丘壑见大美(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313
     “近临野水远观山,画谱悠然丘壑间,镜头每障写生眼,笔底翻出造化颜”,这是荆利斌在长期写生积淀中,总结的绘画二十八字诀。他说:“研究大自然的美,既然选择那个地区,无论春夏秋冬,都要下去亲身体验观察,宋代郭熙说: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苍郁,秋疏薄,冬黯淡。古人的艺术实践经验是严谨的,如果不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凭空出手,闭门造车,就不是真正的艺术家之为。”

    中国绘画史从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开始,到建国初期,大家名家留下许多经典之作,但是,他们都采用白粉矾水,或者化学药水做白的颜料,而荆利斌是纯水墨勾线,利用宣纸的原色白表现雪,遇横见竖,遇黑见灰,遇灰见白,还有错综交融的叠插法,可见其对线条和墨色的独特把握能力。

    一般人认为荆利斌善传统的技法,而实际并不尽然,在他的艺术创作当中,早已经融入了西化的构图方法,他说:“中西交融,取法于尚,大胆构思于探索,组织排列画面语言,从传统散点,借助西方绘画时令、环境、色对物体色彩交互作用和焦点的关系,转换成两度半空间。例如他的作品《瑞雪兆丰年》《腊月情》《阳春白雪》《瑞雪带春》等。

    执着艺术的收获

    历任图书馆馆长,文联组联部部长,中国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收藏指南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历经刘春华、梁松年、张仃、范曾、朗少君、刘西林、张晓玲等艺术大师的教导;历受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正规系统的教育。这些难得的人生经历,为荆利斌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荆利斌积淀成丘,从内心喷发而出,用笔纵横捭阖,用墨淋漓酣畅,创作取决于势的变化,一波三折,力透纸背,千变万化;圆笔和方笔结合,也可以催生神奇的效果。每一笔,每一画,每一有形无形的调配,处处留意处处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尤其注重水的运用,浓、淡、干、湿、枯的变化,利用水时间和空间感,营造墨色的神奇,寄托万物和自然心境的情感,悠然丘壑见大美。

    有许多评论家对他的作品风格大加赞赏,学术上称其作品是清朝末年或者建国初期年代的民俗缩影,白山黑水,都是纯水墨的东西,雅俗共融,俗的美,也俗的可爱,民俗的才是世界的。

    采访期间,荆利斌在书橱里找以前获奖的画册,但是,由于他没有重视保存归类,原作都没有了,有的甚至连照片都没有留下。艺术是非常实在苛刻的东西,踏踏实实地创作才是硬道理。在此之前,他甚至没有自己的经纪人,艺术是一流的水平,策划、包装、营销是末流的“小技”,有许多藏家就是见到作品,被其打动,才形成销售。

    他不炫耀,不气馁,有条不紊地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画。, 百拇医药(吕艳玲)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