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313
编号:13726014
荆利斌,悠然丘壑见大美(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313
     荆利斌,字洪峰,辽宁葫芦岛人,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收藏指南副主编,《中国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书画界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禅学艺术研究院院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四届中国画名家班,师承原北京画院院长著名画家刘春华。澳门彩墨书画研究院教授,北京黄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东方古今书画院院长,华夏张氏书画院艺术顾问,北京天业龙翔书画院副院长。

    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型展览并获奖。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参加奥组委举办国际美术展,作品《向往》获银奖,并被奥组委收藏,部分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央党校、中国美术馆、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上海东方美术馆等单位收藏。其中部分还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外事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

    泡一壶香茶,点一支香烟,安逸娴熟地铺开宣纸,手中有笔有烟。嗜烟,几乎一支接着一支。2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10多平方米的长形画案,一尊硕大弯曲的根制龙头笔架,两个椭圆造型的开片钧瓷笔洗,都散发着古朴典雅的艺术韵味。
, http://www.100md.com
    初春乍暖的艳阳天,在北京市西四环的荆利斌工作室,笔者与画家面对面,走进他的艺术空间,深入他的艺术世界,品读他的笔墨人生。

    冥冥之中的画缘

    结识荆利斌,完全是因其作品的魅力,首先被其雪景题材的山水作品打动,哪怕扫上一眼,扑面而来的雪域山川一下子就把人的魂魄摄入其中,被他清新旷远的画面所征服。

    荆利斌自幼酷爱绘画,小学时,有幸随一位俄罗斯老师学美术课,这位老师是文革期间援助中国到葫芦岛,教课认真幽默。荆利斌的水彩和素描很受老师的青睐,每次都是手把手指点,也许就是那个时候,他幼小的脑硬盘里,储存了一种叫“西方画派”的印象。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幸运和机会,把握住了,你就会比别人走的高,行的远。”荆利斌如是说。中学时,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写字绘画方面,更让同学羡慕不已。
, 百拇医药
    荆利斌1978年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舞美系,1986年于北京画院进修。之后,经老师刘春华推荐,报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四届中国画名家班,成绩位居榜首。当时,一个省就只有一个名额,荆利斌庆幸自己如愿以偿。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到中国美术杂志社工作并担任副主编,正是通过这项工作,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他频繁结交了全国各地无以数计的绘画大家,既包装宣传了别人,又丰富提高了自己的绘画创作理论。

    和刘春华老师结缘,是在北京画院食堂。在刘老师异常欣喜地翻看了他所有的绘画作品之后,才破例收他为徒,并且十分中肯地建议他由油画转攻国画,尤其建议他一定要把雪画好,从此他便一发而不可收。多少年的风风雨雨,老师总是站在背后,有关怀有期盼,在他困惑时,指点迷津;在他收获时,给予掌声。

    多年以后,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和自身所经历的艺术创作实践时,荆利斌认为,正是由于在国家高等学府所接受的正规教育的基础上,又深入学习研究了中国传统画法,并在后来的实际创作当中,努力把中西方交融的艺术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现在独特的艺术风格。
, http://www.100md.com
    深入生活的感悟

    皑皑的厚雪,丰硕的柴垛,参差不齐的木篱笆,贴着红春联的木制院门,飘荡着的红灯笼,冒着热气的烟筒,整个画面既安静又生动,虽是寒冷的冬天,却有种温暖的感觉。

    雪后的山川,展示着另一种壮美,往往能够激起人们的另一种冲动。不经意间,这种感觉让荆利斌找到了,他的雪是厚重的,铺天盖地,让人犹如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他的雪是静谧的,空不见人,却又显得生机勃勃;他的雪是旷远的,一望无际而又未显苍凉;他的雪是朴素的,雪山深处那古老的村庄、自然散落的民居,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浮想桃源。

    欣赏荆利斌的雪山美景,如同面对一扇窗口,呈现给人们的往往是一幅三维的立体画卷,大雪漫山却又并不压抑,细腻而奔放,生动而安宁。冰雪,往往给人寒冷的感觉,而他的画温暖而生动。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百拇医药
    古人的山水画有着极高的审美观,从半坡文化开始,就有鱼的图样出现,点、线、面的组合,从遥远的古代就演绎了绘画艺术尽善尽美的一面。再就是观其笔墨,而笔墨必须恰当地为形象服务,在此基础上发挥笔墨的长处,传达画家的思想和情感。中国画重写意,所谓意,就是心意,意因情动,情贵含蓄。“师古人之意”而不是一味地“师古人之迹”。

    每位有成就的大家,都对山水创作有着深刻的体会,荆利斌亦如此,他指着自己的作品说:“在中国当代,画雪的不多,自己有缘出生在雪多的东北,乡情的缘故,就是喜欢雪,幽雅恬静的境界,晶莹透剔的童话世界。站在雪地里,仿佛一切都在升华,心灵也在净化。”

    因此,有许多年,许多时间,荆利斌只身跑去黑龙江、吉林,把自己扔在雪里,泡在雪里。有次雪地写生,忘情之间,不小心掉进雪沟里,沟壑特别深,他折腾了大半夜才爬了出来,手脚都冻了疮,朴实的当地村民在火堆旁,用雪帮助他搓擦,才脱离危险。

    每次,整个漫长的冬季,他都推脱繁琐杂事,吃住在朝鲜屯的老乡家里,近距离地感悟雪,感悟这里很纯粹的生活。
, 百拇医药
    荆利斌说:“刘春华老师院子里,有两棵枝叶繁茂的柿子树,他画的柿子如同红玉一般,饱满充实,光滑鲜嫩,‘形似神似,形神具备’,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因为他老人家有生活,柿子就能活灵活现。”

    导师的力量,指引着荆利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艺术的源泉,以生活为基础,在大自然中提炼诗情画意,用浓郁的乡情渲染了朴素纯洁的绘画主题。刘春华老师的山水画创作二十八字诀,是写在宣纸上送给荆利斌的,“死板刻浊小流艳,飘柔甜滑轻浮薄,重大高雄老狂厚,清秀和实浑润活”。宝贵的赐予,使其受益匪浅。

    “艺术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一百个优点不如一个特点,而大自然就是寻找个性和特点的地方,只有深入生活,勤奋挖掘求索,才能到达艺术至境。”荆利斌认为:“艺即是道,道即是艺,而画亦是艺也,故画即是道,亦称画道。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画家能够知其白,守其黑,以形写神,潜想妙得,澄怀味象,含道映物,与道伺机,其画作定能到达极高境界。”, 百拇医药(吕艳玲)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