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死育女”背后的爱与痛
沈阳的申女士和丈夫都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境非常殷实。她怕独生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宠坏了,就骗孩子说“不是亲生的,你妈早死了”,此后女儿变得十分独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骄娇之气消失殆尽,等到女儿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她才告诉女儿实情。(9月12日 沈阳晚报)
“穷养儿子富养女”,在一胎化、少子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对这个理念颇为认同。然而,申女士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小欺骗女儿“生母早死”,要求她“一切得靠自己努力”,用残酷的“谎言”逼迫女儿独立。结果当真遂愿,女儿学习刻苦、事业有成,母亲这才将真相告知她。俗话说:纸包不住火。一个真相隐瞒一两天容易,但要深埋整整13年,却并非易事。申女士的家庭教育故事充满戏剧色彩,但这个极端的样本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一直是重点之一,而在我们惯于“温室养花”的文化语境里,让孩子独立更是待解的重要课题。这些年,不少家长乐意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或尽力避免在孩子面前炫富,或适当控制子女吃穿用度的标准,这些做法都值得尝试。但申女士一家的“实验”无疑有些过火,显得自私而残忍。13年来,一个“美丽的谎言”,对知道真相的父母来说并不影响亲情的获取,但对蒙在鼓里的女儿来说却是痛苦的,女性情感本就丰富而敏感,很难想象她在青少年时期承受着何等的苦楚和煎熬?如今,母亲从自己的“实验成果”中体味到幸福,但获知真相的女儿却“不相信实情”,面对“生母”与“养母”的角色错乱,这一层心理阴影又岂能轻易抹去?
, http://www.100md.com
爱之深责之切。很显然,一味地批评申女士残酷、自私也有失偏颇,残忍的背后亦潜伏着“无差别”的母爱。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母诈死”这个样本的萌发和生长,还与土壤密切相关。无论是连云港大学生状告父母索要学费生活费,还是“鹰爸”逼迫儿子开飞机引发争议,都从多个侧面折射出我们家庭教育的软肋——“独柴难烧、独子难教”,在普遍一胎化的背景下,对唯一一份东西而没有“备份”的担心导致了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担心和溺爱,“圈养”成为家长们的首选和常用方式。以致很多独生子女抗压能力差,缺乏独立意识,经受不住一点打击。近年来,很多国外高校在招收留学生时明确表示“China one,我们不要”,在他们眼中,中国独生子女是“另类弱势群体”,对于家庭过于依赖,甚至带着保姆上学,本来自己能够处理的事情也喜欢找学校,弄得学校很头疼。
基于血缘、婚姻而产生的亲情互动,是人类的特殊之爱,这种情感弥足珍贵,“诈死式”的家庭教育对亲情伦理的割裂是残忍的。毋庸讳言,要避免这样的极端个案将亲情伦理异化,既需要父母作出理性选择,也仰赖于政府充分重视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如何去避免家庭教育出现或“溺爱至死”,或“生母诈死”这样的极端选择,并进行制度设计的完善和优化,比如适时调整计生政策尺度、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建设社区儿童中心等等。须知,孩子不是某个家庭的“私有财产”,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也并不是家庭的“内政”和“私事”,甚或可以说,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绝对不可小视。, 百拇医药(任小康)
“穷养儿子富养女”,在一胎化、少子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对这个理念颇为认同。然而,申女士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小欺骗女儿“生母早死”,要求她“一切得靠自己努力”,用残酷的“谎言”逼迫女儿独立。结果当真遂愿,女儿学习刻苦、事业有成,母亲这才将真相告知她。俗话说:纸包不住火。一个真相隐瞒一两天容易,但要深埋整整13年,却并非易事。申女士的家庭教育故事充满戏剧色彩,但这个极端的样本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一直是重点之一,而在我们惯于“温室养花”的文化语境里,让孩子独立更是待解的重要课题。这些年,不少家长乐意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或尽力避免在孩子面前炫富,或适当控制子女吃穿用度的标准,这些做法都值得尝试。但申女士一家的“实验”无疑有些过火,显得自私而残忍。13年来,一个“美丽的谎言”,对知道真相的父母来说并不影响亲情的获取,但对蒙在鼓里的女儿来说却是痛苦的,女性情感本就丰富而敏感,很难想象她在青少年时期承受着何等的苦楚和煎熬?如今,母亲从自己的“实验成果”中体味到幸福,但获知真相的女儿却“不相信实情”,面对“生母”与“养母”的角色错乱,这一层心理阴影又岂能轻易抹去?
, http://www.100md.com
爱之深责之切。很显然,一味地批评申女士残酷、自私也有失偏颇,残忍的背后亦潜伏着“无差别”的母爱。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母诈死”这个样本的萌发和生长,还与土壤密切相关。无论是连云港大学生状告父母索要学费生活费,还是“鹰爸”逼迫儿子开飞机引发争议,都从多个侧面折射出我们家庭教育的软肋——“独柴难烧、独子难教”,在普遍一胎化的背景下,对唯一一份东西而没有“备份”的担心导致了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担心和溺爱,“圈养”成为家长们的首选和常用方式。以致很多独生子女抗压能力差,缺乏独立意识,经受不住一点打击。近年来,很多国外高校在招收留学生时明确表示“China one,我们不要”,在他们眼中,中国独生子女是“另类弱势群体”,对于家庭过于依赖,甚至带着保姆上学,本来自己能够处理的事情也喜欢找学校,弄得学校很头疼。
基于血缘、婚姻而产生的亲情互动,是人类的特殊之爱,这种情感弥足珍贵,“诈死式”的家庭教育对亲情伦理的割裂是残忍的。毋庸讳言,要避免这样的极端个案将亲情伦理异化,既需要父母作出理性选择,也仰赖于政府充分重视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如何去避免家庭教育出现或“溺爱至死”,或“生母诈死”这样的极端选择,并进行制度设计的完善和优化,比如适时调整计生政策尺度、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建设社区儿童中心等等。须知,孩子不是某个家庭的“私有财产”,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也并不是家庭的“内政”和“私事”,甚或可以说,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绝对不可小视。, 百拇医药(任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