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完善法律作保障,追根溯源抓关键,各类企业须规范,社会监管责任大
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3月8日,在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主办的“两会议食厅”活动中,来自食品行业的多位代表委员、政府主管部门官员及食品行业专家,围绕完善食品监管体系展开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完善法律作保障
“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今年上半年有望出台。今后,法律将更加强调地方政府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社会共治,以及监管部门的统一性、集中性和协调性,亮点很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副司长陈传意说。
“没有法就谈不上安全。这几年,国家在食品安全立法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成效较为显著。”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表示。
“食品行业的发展,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能乱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奇说,有些无良企业钻法律空子,被侵权的企业虽要维护自身权益,但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很高。在很多情况下,是得不偿失。这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不法企业的侵权行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