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VS中医药业发展
野生生物资源面临威胁,51%野生中药材趋于濒危,中药材需求威胁野生物种,野生高鼻羚羊数目锐减,中药屡被国外海关查扣,人工合成,规模养殖有望破困
野生生物资源面临威胁
2001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郭寅峰撰文《我国履行CITES公约的两个问题》,其中提到中医药中的动物药有显效、特需、紧缺等特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孟智斌2008年所著论文《中药濒危物种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初论》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来由。中医药业界对中药涉及的野生生物资源有一种“先开发后保护”的倾向和观念,即对已成事实的濒危物种无论是保护还是利用都比较上轨道,设置大量的研究和人工养殖/种植项目来竭力挽救。而对目前那些资源仍较丰富、仍被大量利用的物种,就少有自觉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其限于濒危境地。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许多原本丰富的物种因此过程趋于濒危。由于在中医观念中,原本丰富的物种要野生的才“地道”,人工种养的产物是受鄙视的、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使用的东西。所以少有药材供应方在物种资源开始减少时就开展大规模的种养。如果这种倾向持续下去,中药涉及的濒危物种的继续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51%野生中药材趋于濒危
按孟智斌2008年的对112种常用中药材野生资源状况的初步统计,其中22%已列入有关的濒危物种名录,趋于濒危的达51%。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数据是:药用植物中濒危物种的比例约为2%,药用动物中濒危物种的比例约为30%;常用中药材种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