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技术手术治疗小儿斜视的应用与疗效评价
【摘 要】目的:分析显微技术手术治疗小儿斜视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斜视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斜视矫正术,观察组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技术手术在小儿斜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显微技术手术;小儿斜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214-01
斜视多出现在儿童中,并且由于年龄较小,对手术的耐受性较低,传统矫正术容易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因此寻找创伤小、疗效显著且不影响儿童外观的手术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随着近些年来显微技术在眼科手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眼科手术的成功率,同时降低了对患儿机体的损伤,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分析显微技术手术治疗小儿斜视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斜视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儿中有男孩24例,女孩26例;年龄为2~11岁,平均为(6.8±1.5)岁。对照组50例患儿中有男孩25例,女孩25例;年龄为3~10岁,平均为(5.9±1.3)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斜视矫正术,具体措施为:在穹窿部切开结膜,做好肌鞘的保护措施,分离眼外肌,在量得肌肉所需长度之后后徙眼外肌,然后常规缝合。
观察组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具体措施为:显微镜放大6~10倍。手术方法根据患儿斜视程度决定。术中充分暴露直肌,剪断肌间膜,最好肌鞘保护措施。用可吸收缝线缝合肌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2]制定:显效:术后6周眼位完全正位,度数±10度。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斜视是一种影响儿童身心发育的眼部疾病,若不能及时进行矫正,很可能导致眼部功能重建较难[3]。手术是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减弱过度收缩肌力或提高收缩不足的肌力,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常规直视下斜视矫正术容易对患儿的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术式。随着现代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镜手术在小儿斜视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但具有操作准确、视野清晰的优势,同时能够减小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育。观察组采用垂直缝合肌肉的方式,与巩膜内成直角穿过,有助于提高固定效果,从而避免体位变化对其的影响。虽然该术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术者的操作能力以及手术经验对于手术的疗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术后患儿过度紧张焦虑或是没有注重休养对于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
, 百拇医药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具有安全、便捷的优势,在有效恢复患者眼位的同时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恢复理想的眼位,提高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显微技术手术在小儿斜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娟,韩惠芳,刘素江等.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7,8(2):68-69.
[2] 王予.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23.
[3] 黄琰霞,聂新钢.小儿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对患儿斜视矫正效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75-77., 百拇医药(林静)
【关键词】显微技术手术;小儿斜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214-01
斜视多出现在儿童中,并且由于年龄较小,对手术的耐受性较低,传统矫正术容易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因此寻找创伤小、疗效显著且不影响儿童外观的手术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随着近些年来显微技术在眼科手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眼科手术的成功率,同时降低了对患儿机体的损伤,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分析显微技术手术治疗小儿斜视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斜视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儿中有男孩24例,女孩26例;年龄为2~11岁,平均为(6.8±1.5)岁。对照组50例患儿中有男孩25例,女孩25例;年龄为3~10岁,平均为(5.9±1.3)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斜视矫正术,具体措施为:在穹窿部切开结膜,做好肌鞘的保护措施,分离眼外肌,在量得肌肉所需长度之后后徙眼外肌,然后常规缝合。
观察组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具体措施为:显微镜放大6~10倍。手术方法根据患儿斜视程度决定。术中充分暴露直肌,剪断肌间膜,最好肌鞘保护措施。用可吸收缝线缝合肌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2]制定:显效:术后6周眼位完全正位,度数±10度。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斜视是一种影响儿童身心发育的眼部疾病,若不能及时进行矫正,很可能导致眼部功能重建较难[3]。手术是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减弱过度收缩肌力或提高收缩不足的肌力,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常规直视下斜视矫正术容易对患儿的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术式。随着现代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镜手术在小儿斜视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但具有操作准确、视野清晰的优势,同时能够减小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育。观察组采用垂直缝合肌肉的方式,与巩膜内成直角穿过,有助于提高固定效果,从而避免体位变化对其的影响。虽然该术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术者的操作能力以及手术经验对于手术的疗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术后患儿过度紧张焦虑或是没有注重休养对于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
, 百拇医药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具有安全、便捷的优势,在有效恢复患者眼位的同时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恢复理想的眼位,提高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显微技术手术在小儿斜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娟,韩惠芳,刘素江等.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7,8(2):68-69.
[2] 王予.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23.
[3] 黄琰霞,聂新钢.小儿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对患儿斜视矫正效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75-77., 百拇医药(林静)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眼外肌病 > 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