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三尖瓣狭窄
编号:1331202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6期
     对于支架植入后出现再狭窄患者,目前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再次腔内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方法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和静脉持续微泵泵入普通肝素抗凝,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方法有包括全身溶栓和导管局部溶栓。而对于腔内治疗,目前也有很多研究,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单纯球囊扩张成形、再次支架植入、覆膜支架植入、近距放射治疗、切割球囊、斑块旋切、药物涂层球囊和药物涂层支架植入等。具体报道统计的数据如下,应用SilverHawk斑块旋切系统治疗支架內再狭窄术后3个月通畅率达86%;紫杉醇涂层球囊术后1年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单纯球囊扩张者718%;单纯球囊扩张应用于支架再狭窄1年的通畅率明显优于肝素结合的Viabahn覆膜支架,支架内再狭窄术后再狭窄率差别较大,可能和病变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再此基础上,有学者认为通过球囊扩张术并根据病情结合其他术式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腔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基因和干细胞治疗作为一个全新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多处于临床前实验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有研究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 基因多态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基因多态性与冠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存在一定联系,能否从基因水平来寻找防治LASO支架植入后再狭窄新方法。总而言之,为了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免于截肢,对于LASO血管支架植入术后,不管是从控制危险因素、干预出现再狭窄的机制、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联合的治疗以及再狭窄的腔内治疗,甚至是通过基因调控,都还需所有的血管外科工作者们一起去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熙园,沈雅平,龙吉甫,刘卫新,王婷,周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介入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1-4[2018-05-15].

    [2]马天宇,谷涌泉,郭连瑞,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的比较及预后:单中心十年经验[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4):305-309

    [3]刘高,刘会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机制及防治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04):437-439

    [4]栗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闭塞的腔内治疗[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6(2): 68-70

    [5]吴元兵,朱云峰,葛红卫,朱永斌,陈诚,王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12):1687-1690, http://www.100md.com(左江伟)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三尖瓣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