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
编号:1331029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采用系统性急救护理对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7期
     【摘要】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采用系统性急救护理对急救时间与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急救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时间与救治效果。结果:观观察组急救时间为(3814±23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428±6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49,P=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采用系统性急救护理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临床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其死亡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系统性急救护理;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58-0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患病后昏迷时间较长,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故应及时抢救,尤其在伤后1h内,需争分夺秒,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除及时、有效的抢救外,护理人员还应配合系统的急救护理,以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巩固治疗效果,进而加快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基于此,本研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采用系统性急救护理,旨在探讨该护理模式对患者急救时间与救治效果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132±436)岁。对照组中男8例,女7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083±38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包括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等。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急救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接诊后护士应在2-3min内对患者受伤情况、呼吸状况、意识障碍、有无出血、休克等情况全面评估,并快速通知临床医师进行急救。②快速准备好急救药物、物品等,快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块,避免发生窒息;清除完毕后予患者面罩吸氧,必要时遵医嘱予气管插管或切开,有效保证其呼吸道通畅。③15-30min内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予患者甘露醇快速静滴,并联合呋塞米与地塞米松使用,进而降低患者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④予患者留置导尿管,并观察其尿量;予其24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体温、瞳孔以及意识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救治。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与并发症,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等。②在护理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疗效标准[2]:显效:患者伤残等级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下降>90%;有效:患者伤残等级为1-3级,NIHSS评分下降46-90%;改善:患者NIHSS评分下降18-45%;无效:患者NIHSS评分下降<18%;总有效=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2 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表示,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间为(3814±23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428±6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49,P=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较快,病死率较高,且该疾病救治专业性较强,其对抢救时间与抢救技术均有较严格的要求。抢救技术与抢救时间两者之间有机结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故及时、科学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系统性急救护理是通过对急救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使救治时间缩短,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3]。另外,该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能够自主的配合临床医师完成救治工作,有预见性、主动性的工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救治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由此可见,系统性急救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救治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接诊后应快速的判断患者病情,找出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并判断采用何种急救支持;在医师到达后,快速简洁的汇报患者病情,进而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救治[4]。由于患者腦细胞缺氧超过6min易导致其出现不可逆损伤,故抢救中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出现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予患者抗失血性休克治疗,采用中心静脉给药,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循环血量不足,进而导致其脑细胞出现永久性损伤;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瞳孔、意识、体温等情况,若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进行急救[5]。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力较低下,易受病原体侵袭,故护理人员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防止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在48-72h内予患者肠内营养,鼻饲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并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有效避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6]。

    综上所述,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采用系统性急救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患者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朱晓晓,张伟梅.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4):3832-3834

    [2]邓爱华,张霞.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4):683-686

    [3]庞大梅,顾静,魏砚秋,等.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198-200

    [4]张芬.院前急诊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救治及预后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139-140

    [5]张进彦.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110-111

    [6]王学君.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9):127-128, http://www.100md.com(彭艳红)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