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健脾治愈肺痈案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077-01
一、姓名
安德烈,男,50岁,工程师,已婚
2018年1月10日初诊
二、主诉
咳嗽吐大量黄色浊痰两周
三、现病史
平素体质良好,无特殊不良嗜好。病起于二周前做客,饮食大量油腻,冷食,奶酪,加之饮酒后,外出感受外邪,始则恶寒咳嗽,自服退烧药;连续节日宴食后,吐痰渐增多,始则白痰,渐黄浓痰;于俄罗斯当地医院痰培养检查结核杆菌(一),红细胞值正常,白细胞值偏高,诊为支气管感染,口服抗生素一周, 双黄连口服液(哈尔滨制药有限公司)咳嗽稍减,但吐痰量仍多,1月7日,节日庆典后,由于食用大量奶酪制品及饮酒后,次日吐痰量再增多。经介绍到我们诊疗中心,要求中医治疗。视:吐痰色黄,有异味,脉沉弦滑,舌苔白稍腻,咳嗽声重,黄痰沉入水下。饮食后痰量增多,尤以肉食及奶制品为甚。
血压:130/80mmHg。体温:36.8°C。
既往史:20年前患者胃溃疡病史,治愈后未复发。
脉证合参:肺痈。〈寒湿困脾 湿聚成痰〉
治疗:温中健脾,祛痰排脓
方药:理中汤、三仁汤、千金苇茎汤三方化裁
附子30克 白术30克 茯苓片35克,姜炙川朴15
干姜20 克姜半夏20 克炙甘草15 克焦山楂30克
厚苇茎35 克連翘30克 炒杏仁25克、生炒薏仁米各30克
次诊:1月14日,自述服中药汤剂后,吐痰减半,胸闷,咳嗽明显好转,嘱咐忌食一切奶制品,肉类,苔仍腻,上方加炒陈皮10克,桔梗30克,白豆蔻12克。增强温中化湿的功效
继服三付
三诊:1月18日,自述药后神清气爽,仅有轻度咳嗽,自述尝试稍吃奶酪等腥荤制品后咳嗽,吐痰即加重,始明白 医之告诫为何禁食奶酪,厚味食物的意义。上方加减前后共服15剂,诸症悉除,随访三月余,无恙。
四、疗效分析
肺痈的主症是咳嗽,腥臭浊浓痰;前医 不辨寒热阴阳 ,大量应用抗菌消炎与清热解毒的双黄连等药无效。《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 》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1]经详细辩证,该患者平时自恃体壮,长期饮食寒凉,导致寒湿壅滞,伤伐脾阳 ,脾失健运,难以布散精微物质,聚湿成痰。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强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2],根据病程及饮食情况,该患者大量浊痰的原因是由于饮食寒湿厚味;致使脾运失职,酿成邪滞难化。前医给予抗菌药无效,正是由于忽略了“脾为湿困,湿聚成痰”之根本病因;本人详细辨别病史,病程,确定寒湿困脾为本,故以温中化湿,健脾的理中汤、三仁汤芳化利湿为主方,后又加:桔梗,苇茎,连翘排脓祛痰,半夏、杏仁降逆佐使,可谓效如桴鼓,药到病除。
五 注解
[1] 引自《黄帝内经 经脉别论篇》,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版。
[2] 引自《医宗必读 痰饮》,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版, http://www.100md.com(王武 王诚皓)
一、姓名
安德烈,男,50岁,工程师,已婚
2018年1月10日初诊
二、主诉
咳嗽吐大量黄色浊痰两周
三、现病史
平素体质良好,无特殊不良嗜好。病起于二周前做客,饮食大量油腻,冷食,奶酪,加之饮酒后,外出感受外邪,始则恶寒咳嗽,自服退烧药;连续节日宴食后,吐痰渐增多,始则白痰,渐黄浓痰;于俄罗斯当地医院痰培养检查结核杆菌(一),红细胞值正常,白细胞值偏高,诊为支气管感染,口服抗生素一周, 双黄连口服液(哈尔滨制药有限公司)咳嗽稍减,但吐痰量仍多,1月7日,节日庆典后,由于食用大量奶酪制品及饮酒后,次日吐痰量再增多。经介绍到我们诊疗中心,要求中医治疗。视:吐痰色黄,有异味,脉沉弦滑,舌苔白稍腻,咳嗽声重,黄痰沉入水下。饮食后痰量增多,尤以肉食及奶制品为甚。
血压:130/80mmHg。体温:36.8°C。
既往史:20年前患者胃溃疡病史,治愈后未复发。
脉证合参:肺痈。〈寒湿困脾 湿聚成痰〉
治疗:温中健脾,祛痰排脓
方药:理中汤、三仁汤、千金苇茎汤三方化裁
附子30克 白术30克 茯苓片35克,姜炙川朴15
干姜20 克姜半夏20 克炙甘草15 克焦山楂30克
厚苇茎35 克連翘30克 炒杏仁25克、生炒薏仁米各30克
次诊:1月14日,自述服中药汤剂后,吐痰减半,胸闷,咳嗽明显好转,嘱咐忌食一切奶制品,肉类,苔仍腻,上方加炒陈皮10克,桔梗30克,白豆蔻12克。增强温中化湿的功效
继服三付
三诊:1月18日,自述药后神清气爽,仅有轻度咳嗽,自述尝试稍吃奶酪等腥荤制品后咳嗽,吐痰即加重,始明白 医之告诫为何禁食奶酪,厚味食物的意义。上方加减前后共服15剂,诸症悉除,随访三月余,无恙。
四、疗效分析
肺痈的主症是咳嗽,腥臭浊浓痰;前医 不辨寒热阴阳 ,大量应用抗菌消炎与清热解毒的双黄连等药无效。《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 》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1]经详细辩证,该患者平时自恃体壮,长期饮食寒凉,导致寒湿壅滞,伤伐脾阳 ,脾失健运,难以布散精微物质,聚湿成痰。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强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2],根据病程及饮食情况,该患者大量浊痰的原因是由于饮食寒湿厚味;致使脾运失职,酿成邪滞难化。前医给予抗菌药无效,正是由于忽略了“脾为湿困,湿聚成痰”之根本病因;本人详细辨别病史,病程,确定寒湿困脾为本,故以温中化湿,健脾的理中汤、三仁汤芳化利湿为主方,后又加:桔梗,苇茎,连翘排脓祛痰,半夏、杏仁降逆佐使,可谓效如桴鼓,药到病除。
五 注解
[1] 引自《黄帝内经 经脉别论篇》,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版。
[2] 引自《医宗必读 痰饮》,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版, http://www.100md.com(王武 王诚皓)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肺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