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2)
1.2 方法
A组:采取钻孔引流术,利用CT进行标线定位,采取局部麻醉,选择钻孔位置时应避开重要功能区域及血管,放入引流管,并在无阻力情况下抽取血肿,将引流管与引流装置连接,术后2h将尿激酶(2-4万U)注入血肿腔内,使残余血肿液化引流,2次/日,持续5日,等待残余血肿少于10ml时,将引流管取出。
B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在CT影像引导下,避开脑部重要功能及血管区域,切口中心点相对应的血肿层面属于最大层面,进行弧形切口,长度控制在5cm左右,利用乳突器将切口打开,同时扩大骨窗直径,按照十字剪开硬膜。在患者大脑皮层非功能区域的血管稀疏位置,采取脑针穿刺血肿来定位,抽取部分血肿从而达到减压效果,采取窄脑压板沿着穿刺针道,缓慢进入血肿腔,更换吸引道于冷光源接头,引入冷光源吸引器,使术者在明亮的视野下将血肿清除。同时利用双极电凝处理出血的血管,仔细观察血肿位置、形态特征等,随时调整冷光源向周边探查。放置引流管并将止血纱布置于血肿腔壁,缝合切口结束手术。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
随时关注术后病情变化,记录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于治疗前后发放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比两组治疗结果。NIHSS评分[2]:0-15分属于轻型;16-30分属于中型;31-45分属于重型。ADL评分[3]:总分100分,<20分严重功能障碍,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0-40分生活需要较大帮助;40-60分生活需要一定帮助;>60分生活基本自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A组手术、住院时间及出血量低于B组(P<0.05)。
, 百拇医药
2.2 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但A组各项评分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并发症 A組并发症发生率10.64%,与B组发生率6.38%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突然、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等特点,成为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为严重的类型。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近年来我国高血压脑出血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安全,降低生活质量,应受到医疗界重点关注。
临床治疗目的以清除血肿为主,避免其对脑组织造成压迫,从而降低颅内压,防止再出血,缓解水肿及对脑组织的伤害。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钻孔引流术受到患者及临床的广泛认可,前者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加上骨窗较小,术后无需进行颅骨修补,降低对患者的伤害,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产生,但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4]。而钻孔引流术操作较为简便,对患者伤害较小,缩短手术时间;另外手术中采取局部麻醉,无需开颅,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避免颅内并发症[5]。本文研究结果中显示:A组手术、住院时间及出血量低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但A组各项评分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0.64%与B组6.38%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A组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但两组改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效果相似。钻孔引流术中穿刺主要依靠CT进行定位,并非直视下操作,可能增加偏差的风险;另外针对无法一次性清除血肿的患者,术后还需要通过药物注入的方式,容易发生再出血或者颅内感染。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止血效果较好、术野清晰,能够彻底清除血肿,而钻孔引流术手术、住院时间较短,减少出血量,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王朝平,吴杰,周敏等.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494-4495.
邵鸿飞,杨维明,曹英肖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41-43.
陈刚,程继勇.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42(7):431-434.
张俊,孔德斌,蔡云鹏等.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6):1851-1854.
刘泽,黄忻涛,赵学明等.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8,4(3):151-156., 百拇医药(孙德科)
A组:采取钻孔引流术,利用CT进行标线定位,采取局部麻醉,选择钻孔位置时应避开重要功能区域及血管,放入引流管,并在无阻力情况下抽取血肿,将引流管与引流装置连接,术后2h将尿激酶(2-4万U)注入血肿腔内,使残余血肿液化引流,2次/日,持续5日,等待残余血肿少于10ml时,将引流管取出。
B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在CT影像引导下,避开脑部重要功能及血管区域,切口中心点相对应的血肿层面属于最大层面,进行弧形切口,长度控制在5cm左右,利用乳突器将切口打开,同时扩大骨窗直径,按照十字剪开硬膜。在患者大脑皮层非功能区域的血管稀疏位置,采取脑针穿刺血肿来定位,抽取部分血肿从而达到减压效果,采取窄脑压板沿着穿刺针道,缓慢进入血肿腔,更换吸引道于冷光源接头,引入冷光源吸引器,使术者在明亮的视野下将血肿清除。同时利用双极电凝处理出血的血管,仔细观察血肿位置、形态特征等,随时调整冷光源向周边探查。放置引流管并将止血纱布置于血肿腔壁,缝合切口结束手术。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
随时关注术后病情变化,记录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于治疗前后发放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比两组治疗结果。NIHSS评分[2]:0-15分属于轻型;16-30分属于中型;31-45分属于重型。ADL评分[3]:总分100分,<20分严重功能障碍,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0-40分生活需要较大帮助;40-60分生活需要一定帮助;>60分生活基本自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A组手术、住院时间及出血量低于B组(P<0.05)。
, 百拇医药
2.2 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但A组各项评分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并发症 A組并发症发生率10.64%,与B组发生率6.38%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突然、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等特点,成为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为严重的类型。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近年来我国高血压脑出血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安全,降低生活质量,应受到医疗界重点关注。
临床治疗目的以清除血肿为主,避免其对脑组织造成压迫,从而降低颅内压,防止再出血,缓解水肿及对脑组织的伤害。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钻孔引流术受到患者及临床的广泛认可,前者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加上骨窗较小,术后无需进行颅骨修补,降低对患者的伤害,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产生,但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4]。而钻孔引流术操作较为简便,对患者伤害较小,缩短手术时间;另外手术中采取局部麻醉,无需开颅,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避免颅内并发症[5]。本文研究结果中显示:A组手术、住院时间及出血量低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但A组各项评分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0.64%与B组6.38%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A组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但两组改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效果相似。钻孔引流术中穿刺主要依靠CT进行定位,并非直视下操作,可能增加偏差的风险;另外针对无法一次性清除血肿的患者,术后还需要通过药物注入的方式,容易发生再出血或者颅内感染。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止血效果较好、术野清晰,能够彻底清除血肿,而钻孔引流术手术、住院时间较短,减少出血量,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王朝平,吴杰,周敏等.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494-4495.
邵鸿飞,杨维明,曹英肖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41-43.
陈刚,程继勇.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42(7):431-434.
张俊,孔德斌,蔡云鹏等.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6):1851-1854.
刘泽,黄忻涛,赵学明等.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8,4(3):151-156., 百拇医药(孙德科)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