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科神经疾病 > 腕管综合征
编号:13335481
神经—肌电图表面电极与针电极检测结果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20期
     【摘 要】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神经传导应用表面电极与针电极记录结果的差异性及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8年 3 月—2018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腕管综合征患者26例,均对其进行正中神经传导表面电极与针电极分别记录检查。结果:表面电极组与针电极1组、2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电极检测的进针部位的不同部位得到CMAP数据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神经传导;表面电极与针电极;腕管综合征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nerve conduction recorded by surface electrode and needle electrode in the diagnosi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26 patients with carpal tunnel syndrom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April 2018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examined by recording the median nerve conduction surface electrode and needle electrode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1 groups of the surface electrode group and the 2 electrode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CMAP data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needle insertion site detected by needle electrode.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Electroneuromyography;Nerve-surface electrode and needle electrode;carpal tunnel syndrome

    【中图分类号】R2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1

    本研究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8年 3 月—2018 年4 月接受治療的腕管综合征患者26例,分别对其进行神经-肌电图表面电极与针电极电生理检查,记录并分析检测结果,探讨其对腕管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8年 83月—2018 年4 月接受治疗的腕管综合征确诊患者26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8例,年龄32到86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1-3年,单侧病变6例,双侧病变20例。患者以手腕及手指麻木、疼痛感、酸胀、手指僵硬、夜间痛醒史,部分患者出现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外展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周围神经疾病或神经根疾病。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由上海海神公司生产的肌电图 / 诱发电位仪,保持室温恒定30度以上、肤温26度以上,无干扰的情况下,使用表面电极在拇短展肌记录,对腕部/ 肘部,进行刺激并测量,以此获得正中神经腕部运动神经末端潜伏(DML)情况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同正常参考值相比较[1]。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电极检测由入针部位不同点不同分为不为针电极1检测结果与针电极2检测结果。Graphpad分析各组数据,检测结果分别为:8.07mv±0.62;6.24mv±0.63;9.43mv±0.95,变异系数分别为:47.22%;67.52%;65.12%。表面电极变异系数较针电极低,稳定性更高,入针针电极1检测结果较入针电极2组高,稳定性更低。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针电极检测可提高阳性率,进针部位的不同影响对潜伏期与波幅的检测,针电极是直接插入肌肉,接触范围窄,受干扰的影响小,准确性高阳性率高,但波幅阳性率越低。分析变异系数后发现,表面电极检测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较表面电极稳定性高,因表面电极接触范围广,可以反应整个神经轴索的功能情况[2]。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利用针电极和表面电极检测结果综合分析,提高诊断阳性率,指导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任朝晖,雷青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5): 102-103,107.

    胡妙芝,王珏 .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195-196, http://www.100md.com(谢黎 万婕 卢意翔)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科神经疾病 > 腕管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