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策略探讨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及其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急救中心接诊的AMI患者80例,采用规范的院前急救措施开展急救。观察抢救成功率、死亡行院前急救率及抢救时间。结果:80例患者经院前急救,74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2.5%(74/80);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5%(6/80)。平均抢救时间为(61.5±11.5)min。结论:在急性心梗患者急救中,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措施可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心梗;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1--01
急性心梗为临床内科发病率较高的急症之一,常因多种原因造成急性冠脉血液供给障碍,若心肌持久缺血将部分坏死,且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机制复杂,一旦发病,需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1-2],而院前急救措施对患者抢救成功与否非常关键[3]。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策略,现撷取近年来我院急救中心接诊的80急性心梗患者的院前急救资料,分析实施院前急救措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纳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急救中心接诊的AMI患者80例。8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49:31,年龄最小者与最大者分别是39岁、79岁,平均(62.7±6.5)岁,最短与最长病程分别为1年、5年,平均3年。发病时间1~4h,平均发病时间(2.1±0.3)h。心肌梗死部位:多部位梗死34例,下壁垒12例,间壁26例,前壁8例。
1.2 方法
1.2.1 急救电话指导 接到出车指令后,2 min内必须出车,且急救人员通过车载电话联系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病史、致病原因、发病时间与意识状况等。观察患者有无二便失禁,患者尿量,作为治疗参考的重要依据。保持安静的周围环境,避免搬动患者,大部分老年急性心梗的患者情绪波动大,应做好心理疏导,提高其心理承受力。
1.2.2 现场急救 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迅速监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检查其神志及瞳孔变化情况,采用12导联心电图确认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心梗,明确发生急性心梗者肌注50~100 mg哌替啶进行治疗。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快速构建静脉通道,给予心肺复苏和除颤,注意调整静脉给药时的滴注速度。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鼻塞或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3L/min左右。藥物急救:静脉注射5mg硝酸甘油,滴速为每分钟10滴,并监测血压变化,收缩压<90mmHg者、心率小于50次/min的患者禁用硝酸甘油进行急救处理。心前区疼痛剧烈,且静注硝酸甘油后疼痛症状未得到缓解者,可肌注5~10mg吗啡进行治疗,与阿托品合用效果更好。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镇痛剂进行处理,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疼痛,平抚患者的情绪。明确为急性心梗者嚼服肠溶阿司匹林0.3g。并发症急救: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者,可静脉注射50mg利多卡因;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可静脉注射0.4mg的西地兰、20mg的呋塞米进行治疗。
1.2.3 安全快速转运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进行转运。转运时采用担架将患者平稳地台上救护车,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的体位,并注意采取保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疗支持,保持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性,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适当对静脉输液速度进行调整。转运途中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发生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者应及时给予电复律处理。记录好转运过程中的用药情况。告知接诊医院患者当前病情,请接诊部快速做好人员、器械的准备。
1.3 观察项目 记录患者的抢救时间,计算平均值。记录各抢救时段内的抢救成功率,记录死亡率。
1.4 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工具为SPSS19.0软件,平均抢救时间的表示方法为(平均值±标准差);抢救成功率、死亡率等计数资料的表示形式为(例,%)。
2 结果
80例患者经院前急救,74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2.5%(74/80);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5%(6/80)。平均抢救时间为(61.5±11.5)min。各抢救时段的抢救成功率如表1所示。
3 讨论
AMI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且易并发休克、心率失常与心力衰竭等,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临床多采用PCI介入治疗、溶栓或再灌注治疗,而为了争取更多的院内急诊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十分重要。院前急救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应及时出车,前往现场的过程中可利用车载电话及时掌握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既往病史、可能的病因、发病时间等,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对患者进行正确施救,到达现场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判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由于此时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地心肌缺血缺氧状况,各项生命体征异常,搬动可能加重患者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因此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给予吸氧,初步诊断后给予对症治疗,包括改善心功能、溶栓、纠正心源性休克等,猝死患者以及时进行除颤,并注意保护脑神经及重要脏器、减轻脑水肿。急救过程中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不可过早放弃对患者的救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转运,注意并发急性室颤者容易发生猝死,所以应避免在急性期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加强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平稳安全转运。
本次研究80例急性心梗患者均实施规范院前急救措施,经救治74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2.5%,平均抢救时间为(61.5±11.5)min。综上所述,在AMI患者急救中,规范的院前急救策略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为患者院内救治提供更多的时间。
参考文献
李雪莲.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64-165.
钟朝秀.心肌梗塞患者的疾病防治与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5(6):1-3.
帅雪芹,金义红.6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1):96-97.
张红娟.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180-1181.
赵玉,陈淑媛,王希柱,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308-309.
武红英.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0(3):318-320.
严雪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4):158-159., http://www.100md.com(张海涛)
【关键词】急性心梗;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1--01
急性心梗为临床内科发病率较高的急症之一,常因多种原因造成急性冠脉血液供给障碍,若心肌持久缺血将部分坏死,且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机制复杂,一旦发病,需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1-2],而院前急救措施对患者抢救成功与否非常关键[3]。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策略,现撷取近年来我院急救中心接诊的80急性心梗患者的院前急救资料,分析实施院前急救措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纳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急救中心接诊的AMI患者80例。8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49:31,年龄最小者与最大者分别是39岁、79岁,平均(62.7±6.5)岁,最短与最长病程分别为1年、5年,平均3年。发病时间1~4h,平均发病时间(2.1±0.3)h。心肌梗死部位:多部位梗死34例,下壁垒12例,间壁26例,前壁8例。
1.2 方法
1.2.1 急救电话指导 接到出车指令后,2 min内必须出车,且急救人员通过车载电话联系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病史、致病原因、发病时间与意识状况等。观察患者有无二便失禁,患者尿量,作为治疗参考的重要依据。保持安静的周围环境,避免搬动患者,大部分老年急性心梗的患者情绪波动大,应做好心理疏导,提高其心理承受力。
1.2.2 现场急救 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迅速监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检查其神志及瞳孔变化情况,采用12导联心电图确认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心梗,明确发生急性心梗者肌注50~100 mg哌替啶进行治疗。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快速构建静脉通道,给予心肺复苏和除颤,注意调整静脉给药时的滴注速度。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鼻塞或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3L/min左右。藥物急救:静脉注射5mg硝酸甘油,滴速为每分钟10滴,并监测血压变化,收缩压<90mmHg者、心率小于50次/min的患者禁用硝酸甘油进行急救处理。心前区疼痛剧烈,且静注硝酸甘油后疼痛症状未得到缓解者,可肌注5~10mg吗啡进行治疗,与阿托品合用效果更好。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镇痛剂进行处理,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疼痛,平抚患者的情绪。明确为急性心梗者嚼服肠溶阿司匹林0.3g。并发症急救: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者,可静脉注射50mg利多卡因;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可静脉注射0.4mg的西地兰、20mg的呋塞米进行治疗。
1.2.3 安全快速转运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进行转运。转运时采用担架将患者平稳地台上救护车,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的体位,并注意采取保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疗支持,保持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性,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适当对静脉输液速度进行调整。转运途中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发生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者应及时给予电复律处理。记录好转运过程中的用药情况。告知接诊医院患者当前病情,请接诊部快速做好人员、器械的准备。
1.3 观察项目 记录患者的抢救时间,计算平均值。记录各抢救时段内的抢救成功率,记录死亡率。
1.4 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工具为SPSS19.0软件,平均抢救时间的表示方法为(平均值±标准差);抢救成功率、死亡率等计数资料的表示形式为(例,%)。
2 结果
80例患者经院前急救,74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2.5%(74/80);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5%(6/80)。平均抢救时间为(61.5±11.5)min。各抢救时段的抢救成功率如表1所示。
3 讨论
AMI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且易并发休克、心率失常与心力衰竭等,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临床多采用PCI介入治疗、溶栓或再灌注治疗,而为了争取更多的院内急诊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十分重要。院前急救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应及时出车,前往现场的过程中可利用车载电话及时掌握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既往病史、可能的病因、发病时间等,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对患者进行正确施救,到达现场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判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由于此时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地心肌缺血缺氧状况,各项生命体征异常,搬动可能加重患者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因此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给予吸氧,初步诊断后给予对症治疗,包括改善心功能、溶栓、纠正心源性休克等,猝死患者以及时进行除颤,并注意保护脑神经及重要脏器、减轻脑水肿。急救过程中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不可过早放弃对患者的救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转运,注意并发急性室颤者容易发生猝死,所以应避免在急性期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加强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平稳安全转运。
本次研究80例急性心梗患者均实施规范院前急救措施,经救治74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2.5%,平均抢救时间为(61.5±11.5)min。综上所述,在AMI患者急救中,规范的院前急救策略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为患者院内救治提供更多的时间。
参考文献
李雪莲.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64-165.
钟朝秀.心肌梗塞患者的疾病防治与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5(6):1-3.
帅雪芹,金义红.6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1):96-97.
张红娟.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180-1181.
赵玉,陈淑媛,王希柱,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308-309.
武红英.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0(3):318-320.
严雪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4):158-159., http://www.100md.com(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