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25916
规范化癌痛护理措施在肿瘤内科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9年第3期
     【摘 要】目的:探讨疼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肿瘤科明确诊断为晚期肿瘤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取规范化癌痛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为6.1±3.1分,实施癌痛规范化护理操作的观察组为3.7±2.1分,无中度及以上的疼痛病例,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7.6±3.8分,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4.7±2.8分,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癌痛患者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疼痛强度和疼痛影响,对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管理;癌痛护理;肿瘤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1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重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的信息传到大脑中枢神经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出现的感觉,对于晚期癌痛的患者,临床上通常是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疼痛[1]。为了探究出简便、有效的癌痛患者的管理方法,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本院对癌症患者进行规范化病房癌痛管理方式,已经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肿瘤科明确诊断为晚期肿瘤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为(52.7±4.6)岁,其中肺癌患者10例、肝癌7例、乳腺癌8例、淋巴癌2例、胃癌6例、大肠癌7例,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可分为重度疼痛8例、中度疼痛11例、轻度疼痛21例;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为(52.4±4.5)岁,其中肺癌患者10例、肝癌7例、乳腺癌9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胃癌7例、大肠癌6例,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可分为重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15例、輕度疼痛20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年龄18~80岁;患者在入院时或住院过程中存在轻度及以上的疼痛;小学或以上文化程度,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KPS评分<30分的患者;对服药依从性差患者;资料不全者及中途退出者;合并其他致痛因素,对癌痛控制有影响的患者[2]。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传统模式对患者进行癌痛管理,观察组以癌痛规范化病房对癌痛进行管理,具体如下。

    成立癌痛护理管理小组,成员由主治医师、护士长、护师、责任护士构成。主治医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估,护士长要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同时,与责任护士共同制定护理流程,并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者的主诉等作为疼痛评价的标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规范化护理实施方案。评分≤3分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完成宣教记录。疼痛评分≥4分遵医嘱进行吗啡药物滴定或药物处理,完成宣教并记录[3]。实施非药物镇痛。安慰患者,解释病情,予以心理支持,入院后责任护士首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疼痛是可以缓解,不要忍痛,癌痛治疗的目的、风险、注意事项等,告知阿片类药物只要按时给药能有效控制疼痛,成瘾罕见,长期及重复用药仍然有效;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和取舒适体位;运用多种方法分散注意力(放松、深呼吸、听音乐、看电视、阅读、看笑话、回忆趣事等);运用物理疗法,包括冷敷、热敷、理疗、针灸、按摩等,使用时要注意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动态疼痛评估记录。患者入院后,护士在8小时内完成对患者的全面疼痛评估,并有记录(包括部位、性质、评分、原因、伴随症状、时间变化、加重及缓解情况、治疗及效果、情感、行为、认知和社会文化因素)。填写《肿瘤科疼痛护理记录单》,完成疼痛评分量表,记录患者止痛治疗过程中爆发痛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为6.1±3.1分,实施癌痛规范化护理操作的观察组为3.7±2.1分,无中度及以上的疼痛病例,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日15.8±2.1d,对照组平均住院日16.0±1.9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7.6±3.8分,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4.7±2.8分,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1。

    3 讨论

    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状,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虽然通过药物镇痛可以对疼痛起到明显效果,但负面作用较大,无法根本上缓解癌痛。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改变和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和护理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规范化癌痛护理管理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健康知识宣教、动态疼痛评估及用药护理等,帮助癌痛患者尽快缓解和降低疼痛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肿瘤内科癌痛患者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疼痛强度和疼痛影响,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对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余彩玲.对肿瘤内科护士实行知信行教育在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8).

    张翠萍,曹艳,康璇.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在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34).

    张伟,朱春芳,王钰美,等.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肿瘤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1)., 百拇医药(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