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25006
抑郁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9年第3期
     MDD是一类病因病机复杂、异质性大、疾病负担重的精神疾病,危害现代人的身心健康。目前西药治疗已成为MDD治疗最强有力的方法,但也存在不良反应多、耐受性差等弊端。随着祖国医学的蓬勃发展,中医药在治疗MDD中的疗效已经越发广泛地得到认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关于抑郁症目前尚缺乏完善的、统一的、被广泛认可接受的中医病理病机,中医诊断郁症尚不够规范化、标准化,故MDD的中医诊断及治疗仍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及探讨,以期中医治疗能够被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帮助抑郁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董洪坦,韩刚,朱晓晨,等.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2014,7(2):146-150.

    于文娟,朱丽萍.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精神医学杂志,2012,25(5):395-397.

    盘晓芳,白贺霞,等.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 2018,36(4):89-92.

    倪海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14(11):1739-1741.

    王伟.郑绍周教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经验[J].光明中医,2010,25(12):2175-2176.

    王爱梅,未小明,陈亚奇,等.合欢花水提物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REB表达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5,3l(6):771-776.

    崔承彬.杨明,觑志伟,等. 中药巴戟天中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36-39

    王联生,潘菊华.石莒蒲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2017,10(4):509-512.

    张海生,谢健,张顺泉.度洛西汀联合天麻素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临床研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2):97-98.

    余雪林,仝乐,等. 传统中医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5):5-7.

    张昀.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21.

    强亚,武嫣斐.百合地黄汤治疗域下抑郁48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2):256-257.

    郭雅明,刘翠峰. 王彦恒治疗抑郁症经验[J]. 河北中医,2002,24(2):100-101.

    乔丽,张耀. 针刺治疗抑郁症机理及临床选穴探讨[J]. 中医外治杂志,2017,26(1):55-57.

    李雨橦,蔡定芳. 抑郁症发病机制及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5):2234-2235.

    杜元灏,李桂平,颜红,等.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3):151-152.

    杨卓欣.针刺治疗大学生抑郁症74例[J].天津中医学报,2010,12(1):52-53.

    徐伟婷. 电针抗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与作用机制初探[D]. 廣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户丽,梁佳,金树英,等.针刺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近5年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13,38(3):253-258.

    赵少廉.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百拇医药(张一凡)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