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20137
孙霈教授辨治郁病经验(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9年第5期
     【摘 要】:孙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孙氏中医(含梅花针)第四代嫡传继承人,北京市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带教老师。孙师幼承家学,博采众长,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凡病必求之于本,立法处方独具匠心,致力于追求安全确切之疗效,临床长于急危重症的救治及疑难杂症的调治。我有幸侍诊三年,收获良多,今对孙师辨治郁病之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郁病;孙霈;中医辨治;

    【中图分类号】R249. 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0019(2019)05--01

    郁病临床表现多样,或情绪低落,或忧虑多思,或胸胁满闷,或急躁易怒,或悲伤欲哭,或失眠健忘,如此种种。虽然其病症多端,但究其原因,常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1]。中医对郁病的认识由来已久,疗效亦非常显著。

    1 历史沿革

    1.1 病名

    郁,古文作“鬱”,本指“草木繁盛”之意,后引申为愁闷、积聚、凝滞之意。《素问·六元正经大论篇》最早记载:“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提出“五郁”概念及其治法。《伤寒杂病论》虽未直言“郁病”,但其所载之“脏躁”、“百合病”、“狐惑病”、“梅核气”等均与情志相关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