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作者简介:王晓丽(1974.05.05),女,汉族,济南市商河县,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妇产科。
【摘 要】
目的:探究女性盆底功能受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情况,观察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分娩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与自然分娩组各45例,评估两组产妇于产后42d的盆底功能,两组产妇均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观察产妇分娩后盆底功能情况及治疗后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的疲劳度、阴道压力与盆底肌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肌电压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与分娩对盆底功能造成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妊娠;分娩;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066-02
女性盆底贯穿于尿道、阴道及直肠中,由封闭骨盆出口的筋膜及多层肌肉共同构成,妊娠与分娩均会对其造成不同程度损害,易诱发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较大不利影响[1]。因此,本文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受妊娠与分娩影响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现作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选取我院分娩的足月生产的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产前B超检查均为单胎妊娠,产后42d来院进行产后复查结果提示均存在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均在知情自愿下参与本研究。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与自然分娩组各45例,剖宫产组: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4.14±3.58)岁,体重51~73kg,平均体重(56.89±2.48)kg;自然分娩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5.19±2.74)岁,体重48~75kg,平均体重(57.13±2.81)kg;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产妇于产后42d来院复查开展盆底功能检测,选用徒手盆底肌力检测法,医护人员佩戴无菌橡胶手套后开展检测,左手放于产妇腹部,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收缩,观察产妇腹肌是否可随收缩而缩紧;右手食指与中指缓慢进入产妇阴道进行检查,于阴道外口内1~2cm处检测盆底浅层肌力,于阴道后穹隆后1.5cm处6点钟位置对深层肌力进行检测。盆底功能均采取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检测;盆腔脱垂试验严格按照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进行检测[2]。
1.2.2 康复治疗方法
纳入研究的90例产妇均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即盆底肌肉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的联合治疗方案,具体实施方法:①盆底肌肉训练: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持续收缩与提肛肌运动,作提肛运动10s后进行松弛10s,每次15min,每日5次,连续2个月。②功能性电刺激及生物反馈:产妇取半卧位,将盆底肌肉治疗仪的治疗头从阴道置入,电刺激电流强度从0mA开始缓慢升高,以产妇耐受程度为标准,确定产妇盆底肌肉存在明显收缩与不适感为佳,同时配合生物反馈练习,每次30min,每周2次,持续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测量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对比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产妇肌电压与盆底肌力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處理
应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以(x±s)描述,计数资料用χ2值检验,以(n,%)描述。P<0.05时,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检测结果的三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改善情况
治疗前,90例产妇的盆底肌力Ⅰ类(1.15±0.28)级,Ⅱ类(1.84±0.67)级,肌电压(6.85±3.27)μV;治疗后,90例产妇的盆底肌力Ⅰ类(4.25±0.94)级,Ⅱ类(4.07±0.55)级,肌电压(14.26±2.89)μV;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29.9844,24.4056,16.1082;P值均<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盆底功能在妊娠与分娩时均会导致产后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采取手术方式治疗时疗效显著,但是手术费用较高,术后易诱发尿道损伤等并发症[3];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三者的综合治疗方案,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费用少等优势,在临床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4]。本组研究发现,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均会对盆底功能造成不同程度不利影响,给予产妇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可明显增加盆底肌力与肌电压,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妊娠与分娩均会使盆底肌力与阴道压力降低,肌肉疲劳度增加,给予产妇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使产妇的盆底肌力与肌电压有效增加,可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付丽侠.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3):4959-4961.
[2] 雷桂梅,王姝,樊兰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6):704-705.
[3] 黄柳林.产科因素对产后盆底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99-100.
[4] 黄秋燕.妊娠和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锻炼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7)., http://www.100md.com
【摘 要】
目的:探究女性盆底功能受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情况,观察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分娩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与自然分娩组各45例,评估两组产妇于产后42d的盆底功能,两组产妇均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观察产妇分娩后盆底功能情况及治疗后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的疲劳度、阴道压力与盆底肌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肌电压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与分娩对盆底功能造成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妊娠;分娩;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066-02
女性盆底贯穿于尿道、阴道及直肠中,由封闭骨盆出口的筋膜及多层肌肉共同构成,妊娠与分娩均会对其造成不同程度损害,易诱发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较大不利影响[1]。因此,本文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受妊娠与分娩影响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现作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选取我院分娩的足月生产的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产前B超检查均为单胎妊娠,产后42d来院进行产后复查结果提示均存在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均在知情自愿下参与本研究。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与自然分娩组各45例,剖宫产组: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4.14±3.58)岁,体重51~73kg,平均体重(56.89±2.48)kg;自然分娩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5.19±2.74)岁,体重48~75kg,平均体重(57.13±2.81)kg;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产妇于产后42d来院复查开展盆底功能检测,选用徒手盆底肌力检测法,医护人员佩戴无菌橡胶手套后开展检测,左手放于产妇腹部,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收缩,观察产妇腹肌是否可随收缩而缩紧;右手食指与中指缓慢进入产妇阴道进行检查,于阴道外口内1~2cm处检测盆底浅层肌力,于阴道后穹隆后1.5cm处6点钟位置对深层肌力进行检测。盆底功能均采取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检测;盆腔脱垂试验严格按照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进行检测[2]。
1.2.2 康复治疗方法
纳入研究的90例产妇均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即盆底肌肉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的联合治疗方案,具体实施方法:①盆底肌肉训练: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持续收缩与提肛肌运动,作提肛运动10s后进行松弛10s,每次15min,每日5次,连续2个月。②功能性电刺激及生物反馈:产妇取半卧位,将盆底肌肉治疗仪的治疗头从阴道置入,电刺激电流强度从0mA开始缓慢升高,以产妇耐受程度为标准,确定产妇盆底肌肉存在明显收缩与不适感为佳,同时配合生物反馈练习,每次30min,每周2次,持续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测量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对比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产妇肌电压与盆底肌力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處理
应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以(x±s)描述,计数资料用χ2值检验,以(n,%)描述。P<0.05时,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检测结果的三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改善情况
治疗前,90例产妇的盆底肌力Ⅰ类(1.15±0.28)级,Ⅱ类(1.84±0.67)级,肌电压(6.85±3.27)μV;治疗后,90例产妇的盆底肌力Ⅰ类(4.25±0.94)级,Ⅱ类(4.07±0.55)级,肌电压(14.26±2.89)μV;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29.9844,24.4056,16.1082;P值均<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盆底功能在妊娠与分娩时均会导致产后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采取手术方式治疗时疗效显著,但是手术费用较高,术后易诱发尿道损伤等并发症[3];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三者的综合治疗方案,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费用少等优势,在临床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4]。本组研究发现,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均会对盆底功能造成不同程度不利影响,给予产妇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可明显增加盆底肌力与肌电压,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妊娠与分娩均会使盆底肌力与阴道压力降低,肌肉疲劳度增加,给予产妇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使产妇的盆底肌力与肌电压有效增加,可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付丽侠.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3):4959-4961.
[2] 雷桂梅,王姝,樊兰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6):704-705.
[3] 黄柳林.产科因素对产后盆底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99-100.
[4] 黄秋燕.妊娠和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锻炼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