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9年第14期
编号:13367297
胃息肉的中医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9年第14期
     【摘 要】 胃息肉在中医领域归属于"胃痛"和"胃癌"范畴,症状比较多样化,以嘈杂、泛酸、呃逆、进食不畅等为主要表现,本文通过研读文献资料研究胃息肉的中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为诊断和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 胃息肉;中医研究;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125-01

    引言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部向胃腔内隆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国内学者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WHO 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分类将其分为炎症性息肉、炎性纤维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等[1]。胃息肉的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呈多样化、复杂化,临床以胃脘嘈杂、泛酸、呃逆、嗳气、烧心、进食不畅为主要表现,随着胃镜的普及,胃息肉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胃息肉属中医“嘈杂”、“呃逆”、“噎嗝”等范畴,中医药在胃息肉的预防、治疗、预后等方面都有先天的优势。本文主要从胃息肉的中医病名起源、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治疗方及发展前景做出综述。

    1 病名追溯

    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在《黄帝内经》中就首先提出了息肉一词,《灵枢》中提到:“壮人无积,虚者有之。”《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曰: “肠覃如何? 岐伯曰: 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