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运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膝部"鹅足腱炎"的临床疗效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运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膝部"鹅足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期间门诊治疗的64例膝部"鹅足腱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参照组32例单独行封闭治疗,观察组32例行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治疗后进行为期半年随访,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皆获得随访,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运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膝部"鹅足腱炎",创伤小、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封闭;小针刀;膝部;"鹅足腱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7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9-086-01 在临床骨科中,膝部"鹅足腱炎"属于多发病、常见病,高发群体为中老年人,鹅足肌腱是半腱肌、股薄肌以及缝匠肌的联合肌腱,由于肌腱受到反复强烈牵拉,引起肌腱胶原纤维退行性病变形成肌腱炎。膝关节内侧疼痛为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以伸膝、弯曲以及上楼梯时表现尤为明显,临床治疗膝部"鹅足腱炎"多以非手术方式为主,包括推拿、针刀以及封闭治疗等[1]。本次研究对患者开展了封闭配合小针刀的治疗方式,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做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期间门诊治疗的64例膝部"鹅足腱炎"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左15例,右17例;病程介于7天-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51±0.36)个月;平均年龄为(51.85±6.6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左12例,右20例;病程介于9天-7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62±0.19)个月;平均年龄为(52.01±5.87)岁。上述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单独行封闭治疗,首先引导患者取仰卧位,患膝内侧朝上并外旋微曲,找到并标记内侧压痛点,以酒精、碘酒对术区进行局部常规消毒,继而给予2%利多卡因4ml加曲安奈德20mg封闭注射,两种药物共4.5ml,从标记点进行垂直进针直到骨膜位置,针刺到感觉碰触到骨质物后回抽,大约注射2ml药物后稍微回退3mm左右针头,然后将针尖送入至联合腱位置,缓慢注射2.5ml药物拔针,以创可贴贴在针眼处,每周进行一次治疗,最多进行三次治疗。
1.2.2 观察组 该组予以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封闭治疗同参照组,后续使用小针刀从针点刺入,皮肤同针身呈直角,肌纤维与刀口线平行,当小针刀与病灶或者骨面区域接触时,患者会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酸胀感,这个时候先纵切数刀,然后横向进行3-5次剥离,之后将骨面与针身保持45°夹角,通过横行铲拨法将周围粘连软组织剥离,最后对半腱肌、股薄肌以及缝匠肌进行疏通,出现松动感后便可以将刀拔除,进行3-5分钟的局部压迫,无菌敷料进行包扎,每周进行一次治疗,最多进行三次治疗。
1.3 疗效判定 治疗效果分为如下三个等级,显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疼痛感完全消失,正常工作和活动不受限,症状积分减少90%以上;有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活动轻微受限,疼痛感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70%以上;无效:未达上述指标甚或病情有所加重。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处理此次研究数据,以%表示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皆获得随访,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鹅足”由半腱肌、股薄肌以及缝匠肌三条肌肉的共同肌腱汇合而成,此三条肌腱由非常致密的纤维膜所联结形同鹅足,因此而得名[2]。局部反复长时间的小损伤、劳损或者受风寒等原因,致使附着点处肌腱出现局部轻微出血、水肿、充血、机化和轻度撕裂,在机体自我修复期间产生粘连、疤痕,卡压血管神经束,导致此处神经感受器出现刺激性反应,以局部供养障碍和血液循环障碍为两个主要的病理表现,久而久之引发无菌性炎症并产生疼痛,并进一步发展为局部压痛、膝关节内侧疼痛,而对膝关节的正常活动产生消极影响。
单纯的实施局部封闭治疗,可加速排除致害物质,改善组织营养状况,促使抗炎能力得到增强,虽然无菌性炎症得到了暂时性的解决,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将神经束、血管的粘连及卡压解除。而单纯实施小针刀的剥离,虽可有效解决肌腱松解、粘连的问题,但是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反应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疼痛依旧。而本次研究中将两项治疗方法互相结合,将两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规避各自缺陷,既能够将无菌性炎症有效消除,同时又能将血管神经束卡压及软组织瘢痕粘连有效解决,恢复机体的静态和动态平衡,提高病变组织新陈代谢能力并促进其快速修复,实现彻底治愈的目的[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皆获得随访,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运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膝部"鹅足腱炎",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早恢复。
综上所述,在治疗膝部"鹅足腱炎"的过程中运用封闭配合小针刀,可收获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孔庆喆, 黄明华, 吴迪. 铍针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18, v.36;No.414(05):186-188.
[2] 佚名. 手法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鹅足滑囊炎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10):45-47.
[3] 侯志. 针刺肘缝穴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 2016, 35(6):519-521., 百拇医药(薛彦龙 张建忠)
【关键词】 封闭;小针刀;膝部;"鹅足腱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7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9-086-01 在临床骨科中,膝部"鹅足腱炎"属于多发病、常见病,高发群体为中老年人,鹅足肌腱是半腱肌、股薄肌以及缝匠肌的联合肌腱,由于肌腱受到反复强烈牵拉,引起肌腱胶原纤维退行性病变形成肌腱炎。膝关节内侧疼痛为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以伸膝、弯曲以及上楼梯时表现尤为明显,临床治疗膝部"鹅足腱炎"多以非手术方式为主,包括推拿、针刀以及封闭治疗等[1]。本次研究对患者开展了封闭配合小针刀的治疗方式,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做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期间门诊治疗的64例膝部"鹅足腱炎"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左15例,右17例;病程介于7天-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51±0.36)个月;平均年龄为(51.85±6.6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左12例,右20例;病程介于9天-7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62±0.19)个月;平均年龄为(52.01±5.87)岁。上述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单独行封闭治疗,首先引导患者取仰卧位,患膝内侧朝上并外旋微曲,找到并标记内侧压痛点,以酒精、碘酒对术区进行局部常规消毒,继而给予2%利多卡因4ml加曲安奈德20mg封闭注射,两种药物共4.5ml,从标记点进行垂直进针直到骨膜位置,针刺到感觉碰触到骨质物后回抽,大约注射2ml药物后稍微回退3mm左右针头,然后将针尖送入至联合腱位置,缓慢注射2.5ml药物拔针,以创可贴贴在针眼处,每周进行一次治疗,最多进行三次治疗。
1.2.2 观察组 该组予以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封闭治疗同参照组,后续使用小针刀从针点刺入,皮肤同针身呈直角,肌纤维与刀口线平行,当小针刀与病灶或者骨面区域接触时,患者会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酸胀感,这个时候先纵切数刀,然后横向进行3-5次剥离,之后将骨面与针身保持45°夹角,通过横行铲拨法将周围粘连软组织剥离,最后对半腱肌、股薄肌以及缝匠肌进行疏通,出现松动感后便可以将刀拔除,进行3-5分钟的局部压迫,无菌敷料进行包扎,每周进行一次治疗,最多进行三次治疗。
1.3 疗效判定 治疗效果分为如下三个等级,显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疼痛感完全消失,正常工作和活动不受限,症状积分减少90%以上;有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活动轻微受限,疼痛感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70%以上;无效:未达上述指标甚或病情有所加重。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处理此次研究数据,以%表示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皆获得随访,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鹅足”由半腱肌、股薄肌以及缝匠肌三条肌肉的共同肌腱汇合而成,此三条肌腱由非常致密的纤维膜所联结形同鹅足,因此而得名[2]。局部反复长时间的小损伤、劳损或者受风寒等原因,致使附着点处肌腱出现局部轻微出血、水肿、充血、机化和轻度撕裂,在机体自我修复期间产生粘连、疤痕,卡压血管神经束,导致此处神经感受器出现刺激性反应,以局部供养障碍和血液循环障碍为两个主要的病理表现,久而久之引发无菌性炎症并产生疼痛,并进一步发展为局部压痛、膝关节内侧疼痛,而对膝关节的正常活动产生消极影响。
单纯的实施局部封闭治疗,可加速排除致害物质,改善组织营养状况,促使抗炎能力得到增强,虽然无菌性炎症得到了暂时性的解决,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将神经束、血管的粘连及卡压解除。而单纯实施小针刀的剥离,虽可有效解决肌腱松解、粘连的问题,但是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反应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疼痛依旧。而本次研究中将两项治疗方法互相结合,将两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规避各自缺陷,既能够将无菌性炎症有效消除,同时又能将血管神经束卡压及软组织瘢痕粘连有效解决,恢复机体的静态和动态平衡,提高病变组织新陈代谢能力并促进其快速修复,实现彻底治愈的目的[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皆获得随访,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运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膝部"鹅足腱炎",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早恢复。
综上所述,在治疗膝部"鹅足腱炎"的过程中运用封闭配合小针刀,可收获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孔庆喆, 黄明华, 吴迪. 铍针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18, v.36;No.414(05):186-188.
[2] 佚名. 手法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鹅足滑囊炎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10):45-47.
[3] 侯志. 针刺肘缝穴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 2016, 35(6):519-521., 百拇医药(薛彦龙 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