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9年第22期
编号:13400202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超早期应用尿激酶的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9年第22期
     【摘 要】目的:探究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意识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7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38例采取保守治療,于此基础上研究组39例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治疗。统计2组疗效、预后不良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4.62%较对照组63.16%高(P<0.05);研究组预后不良总发生率2.56%较对照组21.05%低(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治疗,效果确切,能降低预后不良发生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超早期;尿激酶

    【中图分类号】R4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2-0-02

    目前,外科手术仍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手段之一,但传统开颅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而不利于患者预后康复[1]。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适应症广、操作方便、易掌握、安全性高、手术用时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日益受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其家属青睐[2]。但单纯采取此手术,清除血肿不够彻底,效果欠佳。本研究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7例,旨在探究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超早期应用尿激酶的临床疗效,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7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38例,其中女16例,男22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8.42±9.87)岁;病程2.1~16.7年,平均病程(8.47±3.98)年。研究组39例,其中女18例,男21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9.03±10.24)岁;病程2.2~16.8年,平均病程(8.65±4.23)年。2组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且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选取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均被临床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2)出血量>30 ml;(3)首次诊断性CT后6小时复查稳定CT,血肿未扩大;(4)患者或家属知晓本研究且签订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并发恶性肿瘤患者;(2)肾、肝功能严重不全患者;(3)非原发性脑出血患者;(4)并发脑疝患者;(5)瞳孔明显散大患者;(6)失血性重度休克患者;(7)依从性差而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
, 百拇医药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降压(120/80mmHg)、吸氧、止血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保守治疗。于此基础上研究组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治疗:术前备皮,依据头颅CT定位选择穿刺点,对头皮进行常规消毒,麻醉处理后,颅骨钻孔;长轴穿刺血肿中心,拔除针芯,对穿刺口行密封处理,连接引流管,术后即刻复查CT明确管道位置,将血肿的液体少量抽出。注入尿激酶2万U+适量生理盐水,夹闭引流管4 h后再低位开放;血肿侵入一侧脑室患者仅采取穿刺血肿;血肿侵入双侧脑室及Ⅲ、Ⅳ脑室铸型患者行血肿穿刺同时亦采取脑室穿刺引流,将引流管上移至脑室额角上方15 cm左右。被液化的血凝块可通过引流管排出,重复冲洗注药1-2次/d;术后1 d、3 d、5 d复查头颅CT,轴穿刺,充分最大化使引流管接触血肿,穿刺手术引流管的放置为皮下走形,剩余小于5ml则可拔管,如果穿刺位置不佳,则需调整引流管,穿刺均为软通道,依据残留血量适当调整穿刺针深度及角度;冲洗同时亦采取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及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

    1.4 疗效标准 显效:意识清晰,生活可自理,肢体肌力≥Ⅲ级;有效:意识偶尔模糊,生活可基本自理,肢体肌力, http://www.100md.com(高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