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探讨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以及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情况。结果:经过干预,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要高于对照组(t=5.865,P=0.001)。结论: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30-0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大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尤以肢体运动功能受限最为明显 [1]。因此,需采取一定措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维持正常生活。我院对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了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较优,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所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有关診断标准,经过脑CT以及MRI确诊。本次研究已经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2]: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血液系统疾病者;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3)以及对照组(n=43)。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为49~71岁,平均(60.44±4.55)岁,病程为1~7d,平均(3.11±1.23)d;研究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51~69岁,平均(59.75±4.42)岁,病程为1~6d,平均(3.22±1.31)d。在性别、病程、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改善脑部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或予以溶栓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血糖、血脂、血压调节,预防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心理疏导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当患者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具体如下:(1)翻身训练。协助患者保持良肢位,床头适当抬高(15~30°),每隔2h协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当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可指导和协助患者平卧位,双上肢朝上伸展,健侧下肢屈起,用力支撑朝患侧翻身。(2)局部按摩。护理人员每日对患侧肢体温水擦洗按摩2次,对挛缩肌肉、关节周围组织以及肌腱进行牵伸。肌张力相对较低的肌群可予以揉捏及擦摩;肌张力较高的肌群以轻柔的推摩放松。从远心端至近心端,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每个动作进行3~5次,3~5s/次。(3)床上肢体锻炼。当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稳定48小时,并具备一定自主翻身能力后,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肢体锻炼。上肢各关节可进行屈曲、内伸展、外展等运动;下肢各关节可进行屈曲、伸展等运动。还可指导患者以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举过头顶,让肩关节充分牵伸。(4)坐位训练。指导患者由卧位坐起,背部可垫上靠垫,放松躯干肌肉,协助其进行床档起坐及独立坐起。(5)站立以及步行训练。协助患者进行下床平衡站立、原地踏步、迈步前行,患侧下肢可适当拴上牵引绳,由陪护人员协助向上提拉牵引绳,协助患者迈步,也可让患者手持拐扙,尽量不要外翻,逐渐增加行走次数,扩大行走范围,直至患者能够独立完成行走训练。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
以Fugl-Meyer量表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作出评价,分数愈高说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愈优[3]。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1.0完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t=0.188,P=0.851);经过干预,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要高于对照组(t=5.865,P=0.001),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会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其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要重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需采取一定手段干预。
, 百拇医药
此次研究当中,研究组实施了早期康复训练,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要高于对照组(t=5.865,P=0.001),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4]。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是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但速度较慢。若不能积极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功能性锻炼,可能会错过最佳恢复时期,不利于预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当患者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实施)能够改善大脑皮质厚度以及营养成分;还可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以及应激性,有利于抑制痉挛,能够重新建立神经侧支循环及神经轴突突触联系,逐渐形成新的神经通路,实现功能代偿以及功能重组,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刘舒畅.早期康复训练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评价[J].当代医学,2018,24(30):67-69.
[2]许向荣.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4-16.
[3]陈小龙.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214-216.
[4]梁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4925-4926., http://www.100md.com(谢晓晴)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30-0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大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尤以肢体运动功能受限最为明显 [1]。因此,需采取一定措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维持正常生活。我院对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了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较优,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所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有关診断标准,经过脑CT以及MRI确诊。本次研究已经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2]: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血液系统疾病者;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3)以及对照组(n=43)。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为49~71岁,平均(60.44±4.55)岁,病程为1~7d,平均(3.11±1.23)d;研究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51~69岁,平均(59.75±4.42)岁,病程为1~6d,平均(3.22±1.31)d。在性别、病程、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改善脑部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或予以溶栓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血糖、血脂、血压调节,预防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心理疏导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当患者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具体如下:(1)翻身训练。协助患者保持良肢位,床头适当抬高(15~30°),每隔2h协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当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可指导和协助患者平卧位,双上肢朝上伸展,健侧下肢屈起,用力支撑朝患侧翻身。(2)局部按摩。护理人员每日对患侧肢体温水擦洗按摩2次,对挛缩肌肉、关节周围组织以及肌腱进行牵伸。肌张力相对较低的肌群可予以揉捏及擦摩;肌张力较高的肌群以轻柔的推摩放松。从远心端至近心端,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每个动作进行3~5次,3~5s/次。(3)床上肢体锻炼。当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稳定48小时,并具备一定自主翻身能力后,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肢体锻炼。上肢各关节可进行屈曲、内伸展、外展等运动;下肢各关节可进行屈曲、伸展等运动。还可指导患者以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举过头顶,让肩关节充分牵伸。(4)坐位训练。指导患者由卧位坐起,背部可垫上靠垫,放松躯干肌肉,协助其进行床档起坐及独立坐起。(5)站立以及步行训练。协助患者进行下床平衡站立、原地踏步、迈步前行,患侧下肢可适当拴上牵引绳,由陪护人员协助向上提拉牵引绳,协助患者迈步,也可让患者手持拐扙,尽量不要外翻,逐渐增加行走次数,扩大行走范围,直至患者能够独立完成行走训练。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
以Fugl-Meyer量表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作出评价,分数愈高说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愈优[3]。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1.0完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t=0.188,P=0.851);经过干预,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要高于对照组(t=5.865,P=0.001),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会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其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要重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需采取一定手段干预。
, 百拇医药
此次研究当中,研究组实施了早期康复训练,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要高于对照组(t=5.865,P=0.001),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4]。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是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但速度较慢。若不能积极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功能性锻炼,可能会错过最佳恢复时期,不利于预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当患者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实施)能够改善大脑皮质厚度以及营养成分;还可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以及应激性,有利于抑制痉挛,能够重新建立神经侧支循环及神经轴突突触联系,逐渐形成新的神经通路,实现功能代偿以及功能重组,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刘舒畅.早期康复训练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评价[J].当代医学,2018,24(30):67-69.
[2]许向荣.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4-16.
[3]陈小龙.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214-216.
[4]梁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4925-4926., http://www.100md.com(谢晓晴)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