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将健康饮酒进行到底(2)
研究人员认为,产生此问题的核心原因在于:1.由于受访者学历程度、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其他原因,确实存在部分受访者根本不知晓“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不宜饮酒”、“未成年不宜饮酒”等观点;2.部分受访者虽然知晓不宜饮酒的具体情况,但从内心深处并不认同此种说法,故导致在调查时未勾选对应项目。此与虽然知晓“吸烟有害于健康”,但由于内心不认同,导致仍然吸烟;虽然知晓“酒后不宜驾车”,但仍然在酒后驾车情况类似。
中国保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潘学田指出,“作为首份调查中国民众健康饮酒状况的权威性报告,本报告的公布让百姓对饮酒健康状况有了更深的理性认识”。
4.饮酒有地区差异
中国人饮酒的地区差异也相当明显,东北、华北、华中地区的饮酒人群酒量比较大,然而酒量最大的还是西北人,每次饮酒量超过3两,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各地的饮酒状况也与该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观念、文化等有关系。调查发现,南方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人们开始重视健康,也具备相应的消费能力,而北方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更注重实惠,更重视人情,往往存在“穷盐罐子富酒瓶”的饮酒习惯与文化。
5.饮酒与职业有关
饮酒还与职业有关。据统计,中国第一大饮酒职业群体是工商业者,饮酒比例高达63.9%,其中又有47.1%为重度饮酒。近年来甚至发生了很多劝酒逼酒引发的纠纷。例如,2006年2月6日浙江义乌人罗晓明到同事家拜年。吃饭时由于同事不断劝酒,罗晓明喝酒严重超量,酒精中毒后死亡,其父母把8名劝酒者告上法庭。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义乌劝酒案”于当年9月1日判决,8名被告共同赔偿原告3万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