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实质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自中国古代医学发现经络现象以来,在探讨经络运行机制和结构基础的道路上,祖国医学已经艰难地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为了经络实质研究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过去的经络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对经络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应该正确把握的几个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1 经络的内涵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把握经络的内涵,是进行经络研究的最根本的基础。经络系统是人体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表里的组织结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系统连接沟通。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包括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及别络和孙络。
《灵枢·本藏篇》:“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奇经八脉考》曰:“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古人所指经脉,从生理作用来看是运行血气、营养组织的通道,也是通调五脏血气的通道,经脉不通、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正如《中国针灸学》一书中所说的“经络学说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分布于全身内外,运行气血、濡养脏腑和皮肉筋骨,使各部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并保持相对的平衡。”自《内经》成书以来,经络学说在不断丰富发展,但经络运行气血、营养组织器官和协调阴阳即调节各部分机能活动的功能则始终是贯穿在历代经络著作中的主流。在这三种功能之间,运行气血是营养组织器官、调节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探讨任何经络的问题时都必须抓住这个关键,离开了这个核心也就无所谓经络了。
2 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
现象与本质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经络现象一定是经络实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