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41975
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诊断的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曲 虹 高晓军 贾 莉 宋 涛
第1页

    参见附件(1469KB,2页)。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诊断的因素,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比分析30例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对中重度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轻度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050-02

    本文回顾性地对比分析30例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资料,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间的诊断差异,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0例均为经X线血管造影检查或手术证实的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5-69岁。病变累及单侧肢体21例,双侧肢体9例。多数患者下肢肿胀或疼痛,浅静脉曲张,易疲倦、水肿,症状与体位及活动有关,足靴区皮肤脱屑、粗糙、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等。

    1.2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研究下肢静脉血管及瓣膜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的因素。

    2 结果

    30例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股静脉瓣功能不全26肢,股浅静脉瓣功能不全20肢,腘静脉瓣功能不全23肢,隐股静脉瓣功能不全23肢。与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比如下表:

    3 讨论

    原发性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强,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在该病的诊疗过程中常作为首选方法,但是与X线血管造影相比准确性不如后者。通过本组病例分析认为有如下几个影响因素:

    3.1 超声医师的经验及对检查技术的掌握,包括取样位置的选择,对患者的训练,不同体位及诱导方法。在检查中平静呼吸与乏氏动作相结合,乏氏动作时患者屏气时间的掌握,本组病例采用的时间为5秒。在腘静脉的检查过程中,乏氏动作有时不能满足诱导,此时可采用挤压小腿的方法提高检出率。有研究表明卧位乏氏试验结合挤压法可作为首选方法[1]。本组病例均采用此法。

    3.2 对原发性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的差异。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数将频谱多普勒返流持续时间大于1.0秒作为诊断标准。利用返流持续时间判断静脉瓣功能不全的程度,一般分为四级:I级返流持续时间1-2秒,II 级返流持续时间2-3秒,III级返流持续时间4-6秒,IV级返流持续时间大于6秒[2]。本组病例均以返流持续时间大于1.0秒作为诊断标准。而血管造影检查根据KISTNER标准,瓣膜功能分级如下:瓣膜功能健全(0级):平静呼吸时,无造影剂通过瓣膜向远侧泄露。轻度瓣膜功能不全(I级):有少许造影剂通过股浅静脉最高一对瓣膜向远侧泄露,但不超过大腿近段。中度瓣膜功能不全(II-III):有多量造影剂通过深静脉瓣膜而倒流,直达小腿。前者造影剂倒流终止于腘窝平面,后者超过腘窝平面。重度瓣膜功能不全(IV级):造影剂向远侧倒流,直达踝部。因此二者在轻度瓣膜关闭不全的诊断中存在差异。

    3.3 超声本身不易显示深静脉瓣的数量及形态,尤其股深静脉远端不易显示。另外超声对深浅静脉交通支的显示也不理想。有研究表明交通支瓣膜关闭不全对深浅静脉返流的持续时间有一定的影响[3]。

    总之,在诊疗过程中注意上述影响因素可以进一步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查长松,赵玉华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6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