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25255
心包积液5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607KB,1页)。

     中国图分类号:R542.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167-01

    心包积液,是常见心包疾病,病因复杂,缺乏特异性症状,常易误诊。本文总结了我院近6年来发现的PE58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本组男22例,女性36例;年龄8-77岁,平均44岁;其中农民45例,工人6例,学生3例,干部4例。

    病因及PE的超声定量见表。

    临床表现:58例均有胸闷气急症状,发热浮肿、奇脉各12例;胸痛、库斯毛氏征各14例;心包摩擦音7例;心音减弱45例;心包填塞13例;腹水2例。

    超声心动图:均见心包积液内液性暗区,2例心包腔内有团块回声,1例见心包增厚,6例见心脏摆动征。

    心电图:正常者10例,低电压17例,ST-T改变35例,房早2例,房颤9例,窦速22例。

    X线胸片:58例均有心影增大,肺癌5例,肺炎2例,胸腔积液16例。

    PE检查:4例呈化脓性,10例为血性,6例查见癌细胞。

    治疗:除治疗原发病的措施外,有23例行心包穿刺和/或心包引流治疗,每例穿刺1-7次不等,抽液量每次50-600毫升不等,有6例肿瘤性PE行心包腔内注入顺铂(DDP)治疗。

    转归:53例于首次治疗后PE消失,1例PE持续存在;4例死于治疗过程中,其中2例为肿瘤性PE;随访中9例PE反复,治疗后的6例肿瘤性者均于1年后死于原发肿瘤恶化。

    2讨论

    2.1PE的病因与诊断

    PE的病因,以往文献报道以感染性疾病为多,其中以结核性居首。本组PE的病因前四位依次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结核性、肿瘤性及非特异性,与余荣水等报道一致。本组HF致PE位居首位,积液以中少量为主,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人口老龄化,心脏病发生率较高;(2)农村地区卫生保健较差,风心、心肌病等发病率高,病人就诊不及时;(3)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的普及,使得少量PE得以及时发现。结核性PE在本组中占19%,仍较高。此与抗痨药使用不当致病迁延,病灶扩散有关。本组肿瘤性PE8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血性PE者6例,其中5例为肺癌转移所致,此与文献报道心包转移癌中以肺癌为多相等。我们认为有下述情况者应考虑是否为肿瘤性PE:(1)老年人PE;(2)患者有肿瘤或以往患过肿瘤者,尤其是肺癌者出现的PE;(3)PE发生速度快、量大,有心包填塞症状,超声提示心包腔内有回声团块及心脏有摆动征者;(4)血性PE且PE中查见癌细胞者;(5)抗痨等治疗无效者

    2.2 PE与HF

    HF病人,由于其心包腔内液体淋巴回流障碍而导致PE量增加,但PE与HF的相关性文献报道不多。本组17例HF病人,临床特点如下:(1)PE与HF严重程度成正比。少量PE多发生在心功能Ⅲ级病人,而其中大量PE的病人心功能均为Ⅳ级,临床表现为全心衰,多伴房颤,且有不同程度的胸腹水,肝大明显;(2)PE的消退与HF复现或增多,本组9例病人PE复现,但治疗后PE仍可消失;(4)超声心动图多有右心室负荷加重,提示体循环郁血及肺动脉高压对HF病人PE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像;(5)PE限制了心脏舒张时心室的充盈,心排出量下降,体静脉压增高,PE难以消失使HF不易控制或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我们体会是HF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因心肺对PE耐受性差,即使少量积液亦可引起严重临床症状,故HF病人积极降低前负荷,增加心排出量将有利于PE的消失,使HF易于控制。我们认为PE的消失可作为判断HF是否得以良好控制的有效临床指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0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