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盈江县近17年HIV+/AIDS患者生存概率的分析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2551KB,4页)。
五年、十年生存情况中,各基本情况在死亡组、未死组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均≥15.204,P均<0.001),即五年生存中,死亡以否均以男性居多,但是死亡组中女性占的比例(23.4%)远远高于未死组的9.3%;死亡组以感染年龄段20~、30~、40~岁组居多,占到近90.0%,未死组以20~、30~岁组居多占到近81.0%;死亡组中景波族的分布较多(38.8%),未死组中傣族的分布较多(47.2%);农民在死亡组、未死组中的比例均较高(80.0%),可能与HIV/AIDS主要为这部分人群有关;婚姻分布中,已婚或同居死亡组、未死组中的比例均较高(60.2%、53.1%),值得一提的是未婚在死亡组中占的比例31.2%低于在未死组中的41.0%,低了近十个百分点,提示进一步开展相关目标人群家庭支持性环境、社区关怀的必要性。十年生存的分布与五年基本相同。(见表1)
2.3HIV/AIDS患者感染途径、检测结果告知在五年、十年生存的死亡及生存概率
不同感染途径在五年生存的分布中,死亡组主要以吸毒传播的最多(57.7%),其次为性传播(26.4%);而未死组中性传播的比例占到74.0%。检测结果告知的比例在死亡组、未死组之间的分布大体一致,均在35.0%左右。(见表2)
2.3HIV/AIDS患者生存曲线的比较
各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经log-rank检验后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均≥3.840,P均<0.05),即男性生存率高于女性;母婴传播的感染HIV的婴幼儿生存率低于性传播、血液传播。(见图1、2)
3..讨论
本研究通过计算生存率及绘制生存曲线的方法来比较五年生存、十年生存之间是否不同。结果显示,五年生存情况如下:1.个体因素:男性的生存概率(29.0%)远远高于女性的12.0%;傣族的生存概率(33.4%)高于景波族的22.1%和其它民族的20.1%;个体商人的生存概率为32.9%高于农民的26.8%;丧偶的生存概率较低为12.5%,提示家庭支持性环境、社区关怀的必要性。这些研究结果均提示个体因素对HIV/AIDS患者的生存概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生存曲线的结果也证实了此点。2.感染途径:吸毒传播的生存概率最高达30.7%,而性传播的较低仅为9.7%,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经母婴传播的生存概率仅为2.7%,提示患者的生存概率可能与其感染途径及感染的病毒量有关;3.结果告知:告知的生存概率(26.0%)高于未告知(25.1%),十年生存中之间的告知的生存概率(11.6%)远远高于未告知的5.3%,提示VCT检测咨询及随访告知的重要性。另外,本研究对十年生存概率情况分析得出的结果与五年基本相同,但是十年的生存概率远远低于五年生存概率,除可能与AIDS的病期有关,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影响AIDS患者生存概率因素包括VCT检测咨询及随访告知、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婚姻状况)等。这些因素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AIDS患者生存概率的高低。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制定更为完善的艾滋病长期防治措施、感染者的管理措施、AIDS病人管理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但是本研究由于缺乏抗病毒治疗水平和实验室指标(CD4、CD8等)等重要干预资料,未能在抗病毒治疗方面更深入的进行探讨,而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AIDS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预测病程进展、确定疾病分期,在最佳治疗时机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并判断治疗效果[5-8]。因此,进一步针对抗病毒治疗及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到底如何影响HIV/AIDS患者显得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群辉,张 可.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分析[J],皮肤科学,2008,25(4):219-221.
[2]METADILOGKUL O, JIRATHITIKAL V, BOURINABAIAR AS. Prolonged survival of end-stage AIDS patients immunized with therapeutic HIV vaccine V-1 Immunitor.[J].Biomed Pharmacother,2005,59(8):469-473.
[3]张晓东,张 杨. 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6):91.
[4]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第六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9-412.
[5]叶晟,冯宇良,柯云峰,等.艾滋病现症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5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