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20000
临床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李炳敏
第1页

    参见附件(1553KB,2页)。

     3讨论

    1、采用背部测量体温的临床开行性评价。有报道[3],直肠、腋窝、颈部作为测量新生儿体温最常用的部位其理论和实际都是开行的。本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背部测量法与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所得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背部测量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⑴肛温是临床反映新生儿体温的金标准[4]。体核温度是指肛门内5㎝处的温度[5],此处最能反映新生儿真实的体温,故无论何种的体温测量法都没有肛门测温法更接近体核温度。本研究就是把肛门温度作为“标准温度”来衡量背部测量法与其他测量法的差异性。使用肛门测量法为新生儿做常规的体温测量,显然是不现实的。⑵腋窝测量法在新生儿中应用较局限。本次研究发现,虽然从统计学上显示背部测量法与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所得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长数据的绝对值上看,腋温均较背温和颌下温度更接近肛门温度。⑶颌下测量法易受多方面的影响[7]。本研究过程中,有8例患儿在使用颌下测量法探测体温时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下降;另外对放置在辐射抢救台保暖的患儿,由于保暖灯位于患儿正上方,距离体温计较近,测得的结果有偏高的现象。⑷背部测量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维持新生儿正常体温主要是棕色脂肪,是产热的主要来源,棕色脂肪分布在背部肩胛间、颈旁、腋窝和肾周等处[8]因此体温计放于肩胛间可以准确测量新生儿体温的真实情况。

    2、采用背部测量法放置时间的临床适宜性评价。经表1、2统计分析,同一测量法不同时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即相同测量方法持续不同时间的体温绝对值会随时间延长而略呈增高的趋势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背部测量法的7,10,30min分别与肛温测量法3min的体温值相差0.38,0.26,0.14℃,故笔者认为采用10min背部测量法较为适中。有研究[9]认为,由于背温需通过血液循环途径传导至背部,为使背温达到相对稳定值,测量时间应在10min为宜。

    3、使用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保暖时对背部测量温度方法的效果评价。本研究显示,使用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保暖的患儿,用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和背部测量法7,10min所得体温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0min的腋窝测量法和颌下测量法与肛门测量法3min所得体温值比较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min的背部测量法与肛门测量法所得体温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笔者认为对放置辐射抢救台或暖箱保暖的患儿测体温若使用腋窝测量法和颌下测量法时,时间应严格控制在10min内,不能随意延长或缩短时间。而采用背部测量法则认为在30min内可不影响测量体温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5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