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25%布比卡因与0.1%布比卡因在分娩镇痛应用中的比较(1)
![]() |
第1页 |
参见附件(2257KB,3页)。
【摘要】 目的 分娩镇痛的局麻药浓度一直存有争议,本研究即在比较相差8倍浓度的布比卡因在分娩镇痛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0.1%布比卡因组和0.0625%布比卡因组。所有产妇接受L2-3硬膜外穿刺置管后,输注布比卡因复合2ug/mL芬太尼溶液。溶液通过电子泵以8-10ml首剂后,以6ml/h的速率输注。病人根据疼痛可自控加量。研究中观察局麻药用量,病人生命体征,疼痛缓解情况和分娩结局等。结果 0.0625%布比卡因组和0.1%布比卡因可以产生相当的镇痛的效果,0.0625%组的用药容量大于0.1%布比卡因组,两组用药总量无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低浓度的布比卡因也可以产生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本研究同样支持低浓度布比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分娩疼痛被定义为最严重的疼痛之一。在目前的中国各大医院,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她们对分娩痛十分惧怕,很大因素上直接导致了剖宫产率的上升。在我国,少于1%的孕产妇接受了分娩镇痛的治疗。对于镇痛分娩,是否会影响产程,是否会增加神经损伤的概率等概念,不仅是产科医生,即使麻醉医生也存在有误解。但幸运的是,越来越多新的理念带到了中国,国内的麻醉医生对于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局麻药用量,以减少局麻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能最大限度的保持产妇双下肢的运动功能。0.1%布比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的配方目前应用最为普遍,以12.5mL/hr速度维持麻醉可获得0.125%布比卡因同等的下肢阻滞程度[1]。目前国内对于低浓度局麻药(0.0625%布比卡因)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产程影响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即对低浓度局麻药分娩镇痛进行一系列指标的观察,进而评估在分娩早期低浓度局麻药分娩镇痛是否可以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
方法
对于此项有关低浓度分娩镇痛的研究预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研究讨论通过。所有参与实验组的病人均为自愿参与。排除重度子痫前期、胰岛素依赖糖尿病、重症产科或内外科合并症的病人以及有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病人。
实验组病人根据随机分组表随机分为两组。A组:0.1%布比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B组0.0625%布比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所有的镇痛分娩穿刺过程均由本院麻醉医生完成,分娩过程的观察由本院的助产士、产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完成。助产士和产科医生不清楚病人分组,其作出的评价必须忽略主观对麻醉医生麻醉技术的评价。
穿刺前乳酸林格式液静脉滴注,超过10分钟。左侧卧位,利用16GPortex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刺,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导管回抽有血或是脑脊液应拔出,重新穿刺置管。
在硬膜外实验剂量之前,先确定基础疼痛评分(0=无疼痛;10=疼痛极量)。每个孕妇先给予2%利多卡因3ml,5分钟后,确定初始剂量未在鞘内或血管内,重复给予硬膜外剂量。A组病人(n=30)试验剂量后接受8-10ml 0.1%布比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为背景剂量,然后接电子自控镇痛泵(AceMedical2300)以6ml/hr,每次追加量5ml,间隔时间20min的设置维持镇痛,直至产妇宫口开全停泵;同样B组(n=30)予以8-10ml 0.0625%布比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后,接泵。如整个镇痛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心减慢、宫缩欠佳、麻醉不良反应,即停泵观察。接镇痛泵10min后,产妇疼痛未有显著改善,可经镇痛泵给予第一次追加剂量5ml,在这次剂量后15min若仍未有麻醉效果,考虑重新硬膜外置管。整个镇痛过程中,麻醉医生在助产士和产科医生的帮助下,需记录产妇的基本生命体征、产道评估、疼痛评分、麻醉平面、下肢阻滞程度、产程进展、PCA用量、麻醉不良反应、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等数据。
统计
所有数据经sas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为正态分布,以 ±SD表示。两组之间比较,数量间的差异利用U检验比较,频数间的差异利用Fisher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本实验中共有60名孕妇参与我们实验的观察。所有孕妇在获得意硬膜外穿刺的前提下,进行硬膜外注药。三组病人在年龄、孕周、体重和身高上均无差别,镇痛前VAS评分,宫口扩张三组均无差别(表一)。
15分钟后,A组麻醉平面超过T10的为2例,不足T12的则为0例,随着宫口的扩张需增加布比卡因的例数为4例;B组超过T10的为1例,不足T12的为1例,通过增加布比卡因的例数为10例。两组均未发现因麻醉引起的瘙痒和恶心的例数(表二)。二组麻醉平面过高或不足的例数无显著差异,但增加布比卡因的例数有差异(P<0.05﹚,B组增加补充剂量的人数显著多于A组。两组孕妇均没有在15分钟后发生运动阻滞,但A组病人的双下肢麻木感显著多于B组。
两组病人器械助娩和剖宫产比例无显著差异,胎儿娩出结局也无显著差异。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
讨论
在我们的观察中看到,镇痛分娩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局麻药剂量,与局麻液浓度关系不大,这和2010年Ginosar等[2]学者的观察结果相一致。但Ginosar认为,低浓度组(0.0625%)的布比卡因比高浓度组(0.25%)可以使用更少的补充剂量,从而达到满意的分娩镇痛效果,低浓度组的布比卡因总量较之高浓度组少。但在我们的观察中未有此差异,且低浓度麻醉组(0.0625%)的补充剂量大于高浓度麻醉组(0.1%)。Bromage[3]也认为,在硬膜外使用某种局麻药,其扩散、麻醉深度和镇痛效果主要取决其用药总剂量,而非浓度。在本研究中,由于低浓度组的所用容量大于高浓度组,两组布比卡因的用药总剂量并没有差异,两组镇痛效果相当。所以,我们同样认为,镇痛分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布比卡因用药总量。
有些研究认为硬膜外输注大容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可增加下肢阻滞程度,增加低血压的发生率,且降低镇痛效果。Dernedde[4-6]曾报道过,相比于小容量(3mL/h)的高浓度(0.5%)的布比卡因,持续输注大容量(10mL/h)的低浓度(0.15%)布比卡因,下肢阻滞程度加重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增加。Murdoch [7]则认为:持续输注0.25%左旋布比卡因,与2倍速率输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相比,同样可以提供很好的术后镇痛,且没有增加下肢阻滞程度。在我们的观察中没有发现下肢阻滞程度增加的现象,这可能与我们研究中溶液输注浓度没有上述报道中大有关。
目前在我国,0.1%布比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应用最广,其镇痛效果也最为确定有效,但其下肢麻木感对产妇有不适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57KB,3页)。
闂傚倸瀚崝鎺旇姳椤掑嫬瀚夌€广儱鎳庨~銈夋煕閿濆啫濡奸悽顖氭喘瀹曟繂鈽夊畷鍥╊槷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偞鐒鹃柕濞垮劚閻庤菐閸ワ絽澧插ù鐓庢嚇瀹曪綁顢旈崘顏囩箲闂佺粯鐗曞畷顒傜紦閻愵剙顕辨慨姗嗗墯閸犲懘鏌熺€涙ḿ澧繝鈧担鍦枖闁逞屽墰閳ь剝顫夊銊ㄢ叾闂佸憡甯掑Λ娑樷枔閹存績鏋栭柕濞垮劚閺傗偓婵炴潙鍚嬮懝楣冨箟閸愯瑙勬媴缁涘缍岄梺闈涙4閹凤拷
濠殿喗绻愰幏锟� pdf闂佺ǹ绻堥崝宥夊几閿燂拷 闂傚倸娲犻崑鎾绘偡閺囶亝瀚� 5 缂備礁顦介崹浼村垂鎼淬劍鏅柛顐g箓鐢娊鎮归幇顖f綈闁轰胶鍋ゅ畷妯虹暆閳ь剙鈻嶉妷銊d汗闁哄洨鍋為崐锟�濠殿噯绲界换鎰板Φ婢舵劕鐭楁い鏍ㄧ懁缁ㄦ澘螞閺夋寧顥滅憸甯嫹10婵炴垶鎼╂禍鐐垛叾闂佸憡甯幏锟�闂佹寧绋戦ˇ顓㈠焵椤掑﹥瀚�
闁哄倸娲ㄩ悵鐑芥偋閸喐缍€閻忕偟鍋樼花顒勫储閻旂粯鍟垮ù锝嗙矋濞煎牊绂嶉悮瀵哥闁兼眹鍎查崑宥囨媼閵堝嫯绀嬫慨婵勫€栭弸鍐╃▔瀹ュ懐鏉归悶姘煎亝閺佺銇愰弴姘辫繑濠㈠爢鍐惧晙闁稿繐绉烽崹鍌炴⒓閸涢偊鍤㈤柨娑樼焷椤曨剟鏌囬缁橆偨闁瑰瓨鐗滈弫鍝ユ嫚濠靛鍋撳杈╁弨闁瑰瓨鍨冲⿰鎴︽晬鐏炴儳鐏夊ù鐙€鍓氶弫褰掑礆娴肩补鍋撳杈╁弨闁告艾鍑界槐婵囧濮樿京褰岄柛妤€鍟块惃銏ゅ箖閵娧勭暠濞达絾绮岄幖褎绂掓惔銏℃嫳缂傚啯鍨归悵顖炲礆閻樼粯鐝熼柕鍡嫹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棘閸モ晝褰�
闁稿繗娅曢弫鐐烘儌閻愵剙顎�
閻犲洤瀚鎴﹀礄閻樻彃缍�
闁瑰吋绮庨崒銊╁即閺夋埈妯�
闁规亽鍔岄悺銊х磼濞嗘劖绠欓柛娆欐嫹
闁告梻濮撮崣鍡涘绩閹増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