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17321
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与代谢性因素关系的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康丽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093KB,3页)。

     根据BMI、WC、WHR确定的标准进行分层分析,各组的血压、血脂、血糖代谢结果见表。

    结果表明:不管男女组,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血脂TC、TG、LDL-C、血糖、SBP、DBP均逐渐升高,血脂HDL-C逐渐降低;其中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比较,代谢性危险因素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1,P<0.05);肥胖组与超重组比较,血脂TC、TG、LDL-C、血糖、SBP、DBP均有升高趋势,HDL-C有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均>0.05)。

    不管男女组,腰围过大组与正常组比较,血TC、TG、LDL-C、FBG、SBP、DBP均明显升高(P<0.01,P<0.05,血HDL-C明显降低(P均<0.01。腰臀比过大组与正常组比较,男性组:血TG、FBG明显升高(P<0.01,P<0.05,血HDL-C明显降低(P<0.01;女性组:血TG、FBG、SBP明显升高(P<0.01,P<0.05,血HDL-C明显降低(P<0.01)。

    3讨论

    近年来,肥胖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无论是成人、儿童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报道[3]以BMI大于24kg/m2为标准,我国城市男女体重超重率分别为31.72%和40.79%,而北京市35-59岁中年人群超重率为50-60%。本文资料显示,30%男性、41%女性超重;以腰围为指标,31%男性、43%女性属腹部肥胖;以腰臀比为指标,23%男性、28%女性属腹部肥胖。

    大量资料表明,肥胖是高血压、高TG、低HDL-C血症、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胆结石、肿痛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美国ATPⅢ认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升高主要是因为“肥胖的流行”,并将腹部肥胖列为MS诊断标准的首位[4]。MS是以某些高危环境因素为启动因子,腹型肥胖为主要病理基础,胰岛素抵抗为重要致病环节,心血管损害为其严重后果的临床症候群。在MS形成发展过程中,肥胖是病理基础,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继发高胰岛素类血症,逐渐可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变。本文资料显示,不论男女,超重、腹部肥胖血脂、血糖、血压均明显高于正常者,且随着超重水平的增加,代谢性因素水平也逐渐升高,与文献[5]报道结果一致。

    更准确的掌握肥胖标准,对慢性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BMI是衡量人群肥胖的粗略但应用最广泛的指标,其特点是身高的影响较小,但不能对肌肉与脂肪加以区分;WC是一个较内脏脂肪检测更为简便的判断内脏型肥胖的指标,但无法对身高加以区分;WHR是区分脂肪分布类型的指标,目前国内外对三项肥胖指标的价值争论较大。本文资料显示,BMI与WC二项指标,不论男女,超重或腹部肥胖TC、TG、LDL-C、FBG、SBP、DBP均升高,HDL-C降低幅度较大,且均有明显差异。WHR腹部肥胖指标,男性只有TG、FBG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女性只有TG、FBG、SBP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且幅度较小,表明BMI是较理想的身体肥胖指标,WC是较理想的腹部肥胖指标,均优于WHR指标,与文献[6]报道结果一致,肥胖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对患有糖尿病患者更易引起心血管病的发生[7],因此,采用正确的肥胖指标,及时提出肥胖预警,对社区患心血管、糖尿病人群提出更科学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Grundy SM.Metabolic syndrome pandemic [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8,28:629-635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 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23 (1)∶5-10.

    [3] 武阳丰,周北凡,陶寿淇.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 ;23 (1): 1-15.

    [4] 祝之明主编.代谢综合征病因探索与临床实践〔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第1版P31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9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