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386例临床观察与康复护理(2)
第1页 |
参见附件(1509KB,2页)。
2.2.2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训练(ADL训练)在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同时对患者进行ADL训练,包括穿脱衣服、使用餐具、个人卫生、大小便管理等。每次训练45min,1次/d,每周进行5d,连续治疗1个月。配合物理治疗,即偏瘫侧肢体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其余时间由护士和家属帮助患者训练,治疗时间为21天,结束后评价。病后在肢体功能减退情况下让患者开始进行自理生活能力康复训练,最大的阻力是患者自身的依赖心理。加强患者康复意识的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耐心给患者讲解早期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以及与功能恢复程度的利害关系。最好用本病区的实际病例进行说教,患者容易接受。鼓励患者自己刷牙、用患手洗脸,个人修饰、吃饭、更衣、大小便自理等,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还要说服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尽量减少帮助。
2.2.3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障碍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语言训练应早期开始。宜采取大声发音练习,把写有字的纸张发给患者,字要写的大一点,让患者张开口大声念出声音。完全失语的患者先从发单音节开始练习,而后单词,后开始念短语,要坚持每天出声练习。要多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反复给予语言康复训练指导
2.2.4心理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意义,学习有关康复医学理论及方法,建立温馨病房,通过良好的环境、热情的服务、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康复重要性的宣传等,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要抓住脑血管疾病发病初期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安慰并鼓励患者克服由于突然偏瘫、失语、大小便等功能障碍产生的悲观和急躁情绪,通过护患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达到顺利开展康复训练的目的。
3讨论
3.1急性脑血管病,有些轻症患者的临床表现酷似脑血栓,但CT检查为外囊区或半球出血,这与其所在的解剖部位和生理特点有关[2]。而较重的昏迷患者,CT提示为大面积脑梗塞,这是由于大脑中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后,血管阻塞引起区域性低灌流或断流而导致病灶区血流量降低所致,另一方面由于供血的减少,造成支配区缺血,缺氧而致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3]。所以在无CT或条件所限不能做CT检查者,脑出血或脑血栓未能完全确诊时,对较重患者可用脱水剂,同时目前认为对出血量少的脑出血患者可较早地应用活血化瘀药物,以求改善脑血流量,恢复脑细胞功能。
3.2脑血管病是人类三个主要致死疾病之一[4],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卒中病例的43%—65%[5]。发病年龄高峰50—65岁。诱发因素以劳累和情绪变化为多。说明中老年人平时活动量小,心理负担过重,且对家庭和社会上的新鲜事物不能适应,同时由于身体各系统器官功能衰退,不能承受重体力劳动。提示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延缓脏器衰老,增强抵抗力,其次,要心胸开阔,劳逸结合,合理安排生活,多从事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
3.3急性脑血管病致残率和病死率相当高。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6]。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舒张压高患者,可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3.
[2]于群涛,王英等.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5):371.
[3] Kim JS. Delayed onset mixed involuntary movements after thalamic strok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09KB,2页)。